叶承天教授坐诊骄阳医馆的第一天就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第2页/共6页]
君臣佐使剖析
- 桂枝:
处方来源与配伍特性
主诉:肩背冷凉减轻,清涕减少约30%,鼻凉感稍缓,脂肪瘤无窜改,副乳经前仍胀,晨起口干不苦,舌淡红、苔白微腻,脉细。
- 防风:
辩证分型
- 表里兼顾:桂枝、防风固表祛外寒,附子、干姜温里散内寒,针对鼻凉、肩背冷凉之表里同病。
现病史:患者36岁,育有三胎,最小婴儿6月龄,纯母乳豢养。半年前无较着诱因呈现肩背冷凉,需裹厚毯方舒,鼻腔自发冒冷气,清涕量多、质稀如水,无鼻塞头痛,否定感冒史。双上肢内侧、上臂多发皮下肿物,如枣核大小,推之可动,无压痛;两侧腋下副乳较着,经前胀痛。面色萎黄,神疲惫力,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弱。
丹参 15g 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主治血瘀经闭、症瘕积聚。 含丹参酮,具抗氧化、抗血栓、庇护心血管、抗肿瘤感化。
法半夏9g 制天南星6g 川芎10g 丹参10g 桃仁9g
初诊
- 补肺脾之气,固保护表,针对肺卫不固之鼻凉、清涕,兼助气血生化,减缓哺乳期气血亏虚。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20g 山药20g 杜仲15g
- 祛风解表,合桂枝加巩固表御邪之力,针对鼻窍失温之症。
2. 攻坚期(3-4诊):减温阳药,增软坚散结(浙贝、牡蛎、香附)与活血药(丹参、桃仁),专攻脂肪瘤与副乳,同时顾护阴血(熟地、阿胶)防温燥伤正;
调剂:减附子至8g(防温燥伤阴),加浙贝母15g、牡蛎30g(先煎)软坚散结;去防风,加香附12g疏肝理气。
桑寄生 15g 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风湿痹痛、肝肾亏虚。 含黄酮类,具抗炎、镇痛、抗病毒、调度免疫、抗氧化感化。
处方用药(21味药)
三诊
防风 12g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 含防风素,具抗炎、镇痛、抗过敏、加强免疫感化。
医嘱:月经洁净后服药,阿胶烊化时插手温药液中搅匀,制止黏锅。
六诊
脾肾阳虚,寒饮伏肺,痰瘀互结证
- 抗肿瘤与散结:南星、半夏的皂甙、生物碱按捺肿瘤细胞增殖,共同活血药(丹参、川芎)按捺非常增生构造(脂肪瘤、副乳)。
桃仁10g 红花6g 当归15g 白芍15g 熟地20g
辩证:痰瘀大部消逝,气血渐复,以补虚兼稳固散结为要。
党参 15g 甘,平;归脾、肺经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主治脾肺气虚、气血不敷。 含党参皂苷,具抗缺氧、调度胃肠服从、加强免疫感化。
坐诊的第一天便迎来了一名特别的病人。
- 陈皮理气化痰,半夏燥湿化痰,南星涤顽痰、散结节,三药合用,针对皮下脂肪瘤、副乳之“痰凝”病机,消已成之痰。
医师:“附子和南星都颠末炮制,用量暖和,且配了生姜、大枣护胃,您先服3剂,若孩子无非常再续服。哺乳期间气血耗损大,您的冷凉和肿物都与阳气不敷、痰湿堆积有关,温阳化痰的同时也补了气血,对您和孩子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