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新能源:中国经济的机会还是陷阱(2)[第2页/共4页]
李银:并且我们还要入口一些高纯度的多晶硅,质料不满是本身有的。
王牧笛:也有很多人站在一个看似很高的位置上来切磋这个题目,说每一次的危急都是靠技术的反动来摆脱这个危急的。
王牧笛:这一轮是ET反动――新能源技术。
王牧笛:上一轮是IT反动。
郎咸平:我跟你说没人听的。这是郎传授这么多年以来的经历,我讲的话根基都不会听的,甚么时候会听呢?比及已经产生,已经来不及了的时候。以是我们本身谈谈,自娱自乐算了。
李银:尚德有本身的技术,它本身搞研发。
李银:实在光伏企业有很多隐忧,第一个我感觉最大的隐忧是如何从石英砂内里提纯硅,这需求很高的技术,它也是高净化的。
王牧笛:比如说我们做一个忠告,跟股市的忠告一样:新能源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碳排放的订价权之争
郎咸平:那也是美国。
李银:说到这个直补的题目,我想起了日本,我刚从日本返来嘛。日本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急以后,就开端启动了它们的太阳能打算,国度对企业的政策补助一向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度对用户直补,凡是你用我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的电,都给你补助,这个补助到2005年已经结束了。2006年开端,日本的环境省又实施了一个新的“太阳作战打算”,家庭用户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以减排为目标的,全都给你补助,大范围补助。就是从1973年到现在,这是个持续的战略和政策。
李银:我想起一个担忧,美国做得那么主动,欧盟这么主动,日本也这么主动,中国能不做吗?
李银:之前我们是在本地建核电站,现在本地也开端建,重庆都开端建了。
郎咸平:以是现在像尚德这类企业,它目前最大的窘境就是如何降落本钱,但是很难。
郎咸平:并且你会发明核心技术你没有掌控,但是净化行业的出产根基都在中国,这是必然的,你等着看。
郎咸平:中国变成一片乌黑。
王牧笛:但是这只是一个层面的警戒,另有更多层面的悲观,比如说传统能源或者传统汽车行业,我们跟西方国度差异太大,我们的品牌起步晚了二十年。新能源,特别新能源汽车,这类东西仿佛我们跟西方国度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
王牧笛:题目在于现在全部的财务对于新能源的支撑力度是很大的。
郎咸平:不一样的,人家的是来磨小麦的,我们的风车是来圈地盘的。
王牧笛:用基金经理本身的话说,我信赖关于新能源的故事必然能够越讲越圆。
王牧笛:这个碳的标准现在成了一个企业的新标准――碳认证。
王牧笛:阿谁时候说不定你为别的国度供应了绿色电力。
郎咸平:这是胡说八道,我只能说我们是一个感受非常好的民族。
现在美国为甚么不签《京都议定书》,它要掌控订价权,以是现在是美国跟欧盟在合作。
李银:气势完整分歧,办理气势也完整分歧。我们处所当局如果考虑到这些隐忧,那他就不会那么自觉了。
郎咸平:我们就是一窝蜂地上马,题目层出不穷。
李银:中国已经警戒到了,现在开端说产能多余的题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