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出题有风险,作诗须谨慎[第2页/共2页]
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写了一首《咏黑牡丹》,礼部尚书是从一品大官,诗中有这么两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这哥们儿也是死催,你说你甚么色的牡丹不好咏,非得去咏玄色的牡丹?朱就是红,普通的牡丹是红的,但黑牡丹是黑的,以是非正色,是异种称王。这让大清一看没法不起狐疑,搁咱谁看谁感觉不对。“夺朱非正色”?朱是朱元璋、朱明王朝;“异种也称王”?你说满洲人是异种,夺了朱明江山。沈德潜固然已死,但开棺戮尸。
清朝在文明方面最大的建立是修《四库全书》,但修书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把对他统治倒霉的书全都烧毁掉。胡、夷、狄、虏这类词全不能写,带这类词汇的书或删或改。中国人本来就对科技没甚么兴趣,那玩意儿测验不考,测验只考四书五经,学科技没法“学而优则仕”。笔墨狱一搞,研讨汗青也轻易出题目,写诗也轻易出题目,以是中国人只能研讨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这不犯讳讳,不怕笔墨狱。另有订正古字音,“青山石径斜”,“斜”字应当念xi 唬荒苣顇ie,只无能这个,一下跟天下的差异就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