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晒谷场上的燥咳妇

晒谷场上的燥咳妇[第1页/共1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她含起半片霜柿饼,白霜在舌尖化开的刹时,喉间的燥涩被甜润包裹,像含着块会化的秋露。颈间的药膏跟着呼吸披发热量,薏米壳的土气与桂花蜜的润,正顺着汗毛孔一点点渗进肌理,将晒谷时耗散的脾阴,重新凝成津润的露。医馆外的野桂又落了几瓣,刚好飘在她解开的汗巾上,与颈间的药膏、口中的柿饼霜,共同谱成一曲脾肺相和的春季疗愈歌。

秋分后的晨阳斜斜漫进医馆,将檐角吊挂的红缨薏米串染成虎魄色。农妇挎着竹匾踏过门槛时,蓝布衫上的谷壳已换成新收的桂花瓣,嗓子里飘出的山调像浸了晨露,清澈得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昨日还沙哑的喉间,现在竟能转出云台山特有的颤音,尾音里带着薏米粥的绵甜。

戌时的药园浸在青琉璃似的月光里,麦冬的线形叶片如绿丝绦垂落畦垄,纺锤状块根在腐叶土中鼓起,像藏着无数个盛满美酒的小皮郛。叶承天的指尖划过须根时,五缕纤细的根须正朝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伸展,在月光下恍若五根银弦,悄悄颤抖着骨气的韵律:“你看这‘五向须’,是麦冬在夏至后渐渐拧成的罗盘——春分时朝南吸木气,夏至时向北纳水气,现在秋分,恰把东西南北的精气都收进了中心的土气里。”

她俄然发明薄荷茎的四棱与薏米壳的五棱相映成趣,叶片绒毛的走向竟和本身颈间红痕的肌理分歧——本来医者开的药方从不范围于陶碗与药罐,早把防患于已然的聪明,藏进了晒谷场边的每株野草里。野薄荷的根须在匾中伸展,细如发丝的须根勾住几粒薏米,恍若草木在晨光里私语,将“治未病”的古训,变成了带露的绿苗。

秋燥与草木的和解

山雾垂垂散去,山顶的桂香随长风飘向远方,山腰的桂露滴入山溪叮咚作响,谷底的桂花埋进腐叶化作春泥。阿林俄然想起白日里农妇喝的药汤,那几片来自山腰的桂花,正借着雾露的润,将燥咳一点点化在脾肺间——本来每朵桂花的绽放,都是山川阵势与骨气工夫的同谋,而医者的慧眼,不过是读懂了这些藏在花蕊里的地理暗码,让草木的精魂,在人间的咳喘与劳作中,续写出最贴合的疗愈篇章。

医馆外的野桂又落了些碎金,有两瓣刚好飘在农妇手背上,与她晒成小麦色的皮肤相映,像嵌了两枚微型的太阳。她俄然发明叶承天案头的《本草图经》正翻在"薏米"篇,墨笔圈着"健脾益肺,主筋急拘挛"几字,中间还绘着带棱的红缨薏米,竟与本身竹匾里的分毫不差。本来草木的药性,早就在形状里写好了讲明,等着懂的人来读。

“霜降前掐尖晒干,泡茶喝能润秋燥。”叶承天指着薄荷梢头的淡紫花苞,“花开时引蜂蝶,谷堆里便少了蛀虫。”农妇摸着茎秆上的绒毛,想起方才敷在颈间的薏米壳炭,本来这看似平常的野草,从叶片到根须,早已被医者看尽了性味归经——四棱入肺,绒毛归脾,连发展的方位,都暗合着晒谷场的阴阳流转。

叶承天的指尖刚触到竹匾边沿,便被粒滚圆的薏米硌了一下——那薏米壳顶泛着淡红,像被秋阳吻出的唇印,五棱清楚的纹路在指腹下凸凹有致,竟与掌心的劳宫穴刚好相契。他拈起这粒"红缨薏米"对着光看,壳上五道棱线清楚如针灸铜人图上的脾经走向,尾端的红尖透着血气,清楚是吸足了云台山顶云雾的精魄:"您看这五棱,对应着脾经的井、荥、输、经、合穴,最能润脾阴的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