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

古籍迷踪之银杏树下的残卷[第2页/共10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拂晓前的播种:

墨香里的百年悲喜

喜好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师保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听完墨客的报告,叶承天不由得起家向那虚空中遥拜了几下。

陈家药铺的檀香混着艾草味漫过青砖墙时,陈怀瑾正踮脚擦拭门楣上的“精诚”匾额。桐油浸润的木匾已有百年包浆,“精”字右下角的木纹天然构成一道灵芝状的纹路,父亲说,这是光绪年间孙思邈托梦给曾祖父时,亲手用紫芝笔锋点化的印记。

叶承天猎奇的问道,你的家祖这么好,后辈中就没有人担当传承持续下来吗,给我讲一讲你家祖的故事吧!

戌时,叶承天带着墨客登上医馆顶楼的藏经阁,月光透过雕花窗,在满墙医典上投放工驳树影。他取下一本充满铜锈的《云台本草拾遗》,翻至“芝类”篇,只见空缺处用指甲刻着:“紫芝隐,银杏生,心不死,药不断”——恰是百年前墨客祖上的笔迹。

编书采药,薪火连绵

回到医馆,叶承天将古籍置于透光处,忽见残页后背有极淡的朱砂印记,竟显出血脉般的纹路。“这是孙真人惯用的‘透影法’,”他取来陈醋轻擦纸面,三朵紫芝图案垂垂显形,每朵芝盖的棱纹数量,刚好对应墨客父亲的病发时候——“九棱应心,三尖通脉,前人早把治法藏在画里。”

墨客俄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我们陈家药铺的匾额,是孙真人托梦所题。”现在望着藏经阁中若隐若现的“精诚”二字,他俄然明白,所谓超越百年的医案,向来不是纸上的药方,而是医者与患者之间,对生命永不放弃的默契。

他猛地站起来,布包带子勒得肩膀发疼。药香还缭绕在指尖,晒场上的药材在初晴的阳光里蒸腾着细雾,仿佛每一片叶子、每一粒种子都在低声诉说着地盘的奥妙。陈伯已经回身去收晒筛,竹篾与药材相碰的窸窣声里,林砚之俄然看清药柜上的横批:“修合无人见,用心有天知”。红漆剥落的木匾下,当归与川芎的影子交叠着,在青砖上投下深浅不一的斑纹,像极了父亲抄书时落在宣纸上的墨痕。

那年深冬,溧水山区发作小儿麻疹,陈松年带着林砚之踏雪进山。竹篓里的紫雪丹在颠簸中相撞,收回细碎的响声。行至险要处,师父俄然立足,指着绝壁边横生的几株忍冬:"藤蔓逆生而不平,此药最能清血分热毒。"说罢将绳索系在腰间,让少年拽住另一端,本身踩着冰棱采摘。月光漫过师徒二人的青布衫,映得背篓里的药材仿佛披着银纱。

给百年后的医者留信

银杏树下的残卷:

今后每个晨光熹微的卯时,林砚之便跟着师父辨认药圃里的百种草木。陈松年摘下带露的紫苏叶,让他含在舌尖品五味:"辛温归肺,生用发散,蜜制润肺,你看这叶脉走向,不正合肺经循行?"暮色四应时,师徒二人常对着摇摆的油灯研读医案,陈松年总让他先析脉案,如有偏差便用狼毫在旁批"此症当辨真假,勿为表象所惑",那些朱红讲明垂垂积满半本《临证指南医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