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迷踪之药柜暗格里的传承[第3页/共10页]
医典翻至"芝类炮制"篇时,羊皮纸收回轻微的脆响。阿林瞥见泛黄的页面上,紫芝的插图旁用朱砂画着三重圆圈:最内圈注"云台雪水三升",中圈写"药王庙香炉灰八钱",外圈描着满月纹样,中间小楷写着:"戌初起火,煅三炷香,至丑初收,忌铜铁,用银杏木匣封存。"笔迹边沿有较着的点窜陈迹,明显是颠末多次实验后的定本。
当晚,阿林在新写的炮制手札里记下:"虫蛀非毁书,乃六合之词讼;留白非无物,是前人待启之秘。今得见'炒煅煨淬'四字,方知每味药材的炮制,皆是医者与草木、与光阴的对话。"写完最后一笔,他望向窗外的药王庙,月光正照在庙前的银杏树上,那些在风中沙沙作响的叶子,多像百年前曾祖父写下的、藏在虫洞间的,永不退色的医者规语。
"当年你曾祖父摸着这树皮上的雷劈痕,俄然想起《雷公炮炙论》里说'遭雷劈之木,得六合交泰之气'。"叶承天的手掌按在树结处,粗糙的树皮纹路硌得掌心发疼,却让他想起三十年前,师父临终前带他摸遍药铺每味药材的景象,"这树皮看似干枯,实则含着千年银杏树的精魂——春吸木气,夏藏火精,秋敛金气,冬纳水魄,独缺土气,故需配桂枝尖以补脾胃,正如《内经》'五行相生,缺一不成'。"
叶承天在复诊按语中写道:"古人云'不知天文地理,不敷以言医',此案合天时、辨星象、用药如用兵——天枢星草为将,破寒通脉;桂枝尖为使,通络行阳;丹参为佐,养血护心;银杏皮汁为使,引药归根。针药相合,如北斗悬天,各司其职,共成'地天泰'之象。"
- 当代研讨:桂皮醛可扩大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挥发油成分有抗炎、镇痛感化,能减缓血管痉挛性疼痛。
- 当代药理(推演):含强心苷类成分,可加强心肌收缩力,改良冠状动脉血流量;挥发油成分能按捺血小板堆积,减缓血管痉挛。
阿林看着叶承天将星草均匀铺在锻铁锅里,松木火的青烟环绕中,白叟的手腕有节律地摆动,药锅倾斜的角度刚好让每片针叶都裹上一层极薄的蜜蜡——那是从秘柜玉匣里取出的、光绪年间的老蜜。"三百年前的蜜蜡,得土气最厚,能敛星草之燥。"叶承天俄然指着锅底的焦痕,那边竟有个模糊的"震"字,恰是星草采于震位的方位印记。
"把稳墨迹渗了纸纹。"叶承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青竹纹袖口拂过案头时带起一缕沉香。这位年逾半百的医官手中托着半块碎瓷,恰是三日前在药王庙香案下挖到的残片,釉色与藏经阁梁上的孙思邈壁画同出一窑。当怀瑾昂首时,却见他另一只手正握着枚黄铜钥匙,齿纹间还沾着未剔净的香灰,在晨光里泛着陈腐的暖光。
诊室里,叶承天的银针在烛火下泛着青芒,针尖对准陈怀瑾左手神门穴时,他俄然指着窗外初现的北斗七星:"《灵枢·岁露论》言'人与六合相参,与日月呼应',你父亲病案中患者多在子时病发,因子时胆经适时,胆为中正之官,定夺出焉,而心主神明,胆虚则心阳易馁。"银针刺入三分,随斗柄转动方向行"子午捣臼法",先紧按慢提九次以补阳,再慢按紧提六次以滋阴,针体在穴位里划出藐小的太极轨迹:"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通心包经,二穴相伍,如北斗柄指震位,引东方木气以生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