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茶篓里的湿痒痕

茶篓里的湿痒痕[第1页/共1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采茶女抿着薏米茶时,舌尖先触到麸皮的焦香,继而漫上公英汁的清冽,两种草木之味在口中完成了一场皮腠与血脉的对话:白鲜皮的辛散如茶刀撬开紧压的茶饼,公英汁的凉润似山泉水冲泡新茶,炒薏米的甘淡则像晾晒后的茶叶,带着阳光的温度。腰间的药膏此时已与皮肤贴合如第二层肌理,白鲜皮的菱形裂纹对着带脉,公英汁的绒毛指向血海穴,在暮色中构成幅隐形的活血图谱。

药圃深处,几株与土茯苓共生的蒲公英正伸展羽状复叶,叶片的锯齿对着东南边——那是谷雨湿邪袭来的方向,叶尖的露水滚落,在根部积成小洼,倒映出绒毛球的五角星影。叶承天俄然指向蒲公英茎秆的七道棱纹:“你看这棱线,”用竹刀轻划,棱间排泄的汁液比别处更浓稠,“对应人体七窍,茎中空如导管,”他将茎秆举至面前,中空处刚好框住采茶女曾敷药的血海穴位置,“既能引湿热从二便出,又能借绒毛透邪于表,此乃‘表里双解’的妙谛。”

师徒二人站在公英垄间,只见着花前的公英与结绒球的公英在光影里构成“箭伞相济”的图景。叶承天俄然让阿林察看两种公英的根须:着花前的须根红棕紧实,如茶农手中的铁锄;结绒球的须根浅灰疏松,如筛茶的竹网。“根色辨寒热,”他用竹筷轻拨须根,“红棕属火,能清热毒;浅灰属土,可利湿浊,”根须在土表织就的收集,恰如人体气血的表里漫衍,“就像茶青分嫩叶老叶,公英分花期前期前期,医者采药,要懂草木的‘发展脉案’。”

公英汁是新榨的谷雨公英,青绿色的汁液混着绒毛,在瓷碗里荡出藐小的旋涡。叶承天将白鲜皮粉调入汁中,两种草木的精魂相遇时,裂纹粉末竟在汁液中伸展成网状,好似采茶女腰间的血脉在药气中重新连通——膏泥敷在血痕处的刹时,她俄然吸气,凉润的触感混着苦香,像山涧的泉水漫过晒烫的岩石,瘀滞的血痕竟如被露水浸润的茶芽,缓缓伸展。

午后的阳光终究穿透雾霭,在天井里铺出块块金箔。阿林端来的公英鲜叶泥还带着晨露的凉润,深绿色的叶浆混着土茯苓粉,在瓷碗里构成精密的膏体——叶片的锯齿被捣成细碎的“绿刃”,土茯苓粉则像筛过的茶灰,均匀地裹在叶浆间。“锯齿是公英的‘天然手术刀’,”叶承天用竹片挑起药膏,锯齿边沿在光芒下闪着微光,“专破湿热结成的痂;土茯苓粉是吸浊的‘茶漏’,”他轻点药膏中的红色颗粒,“能把深伏的毒热拔到体表。”

阿林俄然想起案头的医案:着花前公英的药方多配黄连、金银花,笔迹浓墨重彩如工笔划;结绒球公英的药方常配土茯苓、薏米,笔迹淡墨轻染如水墨画。“就像您给采茶女用的结绒球公英,”他指着右边公英茎秆上的绒毛,“绒毛多则利湿力强,”茎秆的弧度与采茶女哈腰采茶的曲线分歧,“伞状的冠毛,是不是对应湿疹的泛发部位?”

搁笔之际,叶承天发明医案纸背的墨迹,因公英汁与土茯苓粉的浸润,天然晕染出人体三焦的表面,白鲜皮的裂纹、公英的吸湿孔、薏米的麸皮,在纸纹间若隐若现,好似六合草木在医案里留下的指纹。而远处茶园的采茶女,正挎着竹篓走过公英垄,篓沿的绒球跟着法度轻晃,露水跌进泥土,溅起的细响与医案中的“顺时”二字共振——那是人与天然,在谷雨时节,写下的利湿妙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