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兼山之盟[第2页/共4页]
“如此。”神会和尚点头,起家悄悄答道,迎着王离,伸出枯衰老的右掌,伸开五指。
“此二人能得大师厚爱,也算是他几世修来的福分。”王离暂缓了一口气,踌躇了半晌,“大师既然将此归入和谈,王离定然去救出那两人,只是,刚才王离所说的最后一条,也望大师考虑。”这便是赤裸裸的互换了。
“那便有劳小施主。”神会点头谢道,“......那等金堂之事,贫僧便谢过五爷。”
近些年,一些朝臣修习普寂的念佛禅,一些则修习神会的顿悟禅。恰好这类信奉又与政治阵营无关,偶然候分歧阵营的人常常信同一种禅,而同一阵营的或信普寂,或信神会。神会和尚此番北来,乃是为了向天下证明南宗才是禅宗正统,那神秀、普寂一门不过是非正统的傍门罢了。
神会微微点头以示谢意,跨进小院。
伸手去拿柴炭时,中间神会和尚制止道:“小施主伤口未病愈,不必劳烦,贫僧顿时分开了。”
以上便是牵涉庙堂、江湖近百年的佛家公案委曲,此中暗潮诡谲,也恰是王离不肯被卷入此中的启事。
如果以往,王珪定然停止悄立一旁,而现在,王珪昂首,向神会笑道,大师远来,便是逗留一份,王珪自是尽一份地主之谊。
“早或晚,取决于五爷,不取决于茶汤。五爷已至,是贫僧迟了。”
“如果我说此乃和谈一部分呢?”
王离一招手,表示王珪上去。
弘忍圆寂后,神秀自称得五祖衣钵,被称之为六祖。渐修禅宗,于天下流行。“久视”年间,则天女皇迎神秀入京,亲加膜拜之礼。长安、洛阳两地,浩繁朝臣,世家后辈都以弟子礼事神秀。“两京之间,皆宗神秀。”
“此事......”王离深思好久,淡然道,“王离故意,王家无益。”
一步、两步,脚上褴褛的布鞋与光滑的石板路摩擦,摩擦。
前行几步转过面前一个“福”字影壁,才发觉园内别有洞天。
兼山亭当中,二人相视一笑,双掌相击,承认了这春季的约盟。
而,远在岭南的惠能收徒神会,并在广纳门徒,鼓吹顿悟之法,逐步建立了影响力。那惠能入灭后,神会和尚来往于南阳、曹溪之间与朝中诸多达官权贵交好,不管是朝廷还是官方,名誉日隆。
当然,如果普寂在辩法上面,能够占得上风,还能稍稍扳回点局面。但是,这神会和尚在从师惠能之前,已经通读儒道两家典范,更听神秀讲经数年,可谓学贯儒释道三家,对神秀普寂一脉也算知根知底,那普寂要想在辩法上占得上风,殊为不易。
也恰是这个决定,引了出佛家传播甚广的两个偈子,也牵涉出禅宗持续持续甚久的南北之争。
“神秀、普寂捏造法统,勾引世人。贫僧此次北上滑台,乃为弘扬大乘建立正法。只是朝臣当中,另有很多人坚信渐悟,本日与五爷相见,乃是但愿通过五爷,警省朝堂诸公。”
一霎间,亭下,王珪剑意冲而起。
“早知大师梵学赅博,没想到大师对《易》也多有研讨。只是,这天下,不安于其位的人很多,我还是不懂大师为何独找鄙人?”
王离与神会相视半晌,“也算此子福缘深厚,罢了罢了,大师放心,在襄阳,我保他安然。”王离一笑,傲然承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