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260章 平津侯主父列传

第260章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1页/共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史公曰:公孙弘行义虽修,然亦遇时。汉兴八十馀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弘为举首。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主父始为布衣时,尝游燕、赵,及其贵,发燕事。赵王恐其为国患,欲上书言其阴事,为偃居中,不敢发。及为齐相,出关,即便人上书,告言主父偃受诸侯金,以故诸侯后辈多以得封者。及齐王他杀,上闻大怒,觉得主父劫其王令他杀,乃徵下吏治。主父服受诸侯金,实不劫王令他杀。上欲勿诛,是时公孙弘为御史大夫,乃言曰:“齐王他杀无後,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陛下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乃遂族主父偃。

偃盛言朔方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览其说,下公卿议,皆言不便。公孙弘曰:“秦经常发三十万众筑北河,终不成绩,已而弃之。”主父偃盛言其便,上竟用主父计,立朔方郡。

平津巨儒暮年始遇。外示宽俭内怀妒忌。宠备荣爵身受肺腑。主父推恩,观时设度。生食五鼎,死非时蠹。

元朔二年,主父言齐王内淫佚行僻,上拜主父为齐相。至齐,遍召昆弟来宾,散五百金予之,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来宾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绝矣,毋复入偃之门!”乃令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觉得终不得脱罪,恐效燕王论死,乃他杀。有司以闻。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能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能为博士。使匈奴,还报,分歧上意,上怒,觉得不能,弘乃病免归。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凯,春蒐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以是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克服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昔秦天子任克服之威,蚕食天下,兼并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成。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可贵而制也。轻兵深切,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敷觉得利也,遇其民不成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弊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天子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後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成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不敷,兵革不备哉?其势不成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起於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而致一石。男人疾耕不敷於粮饟,女子纺绩不敷於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门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

是时赵人徐乐、齐人严安俱上书言世务,各一事。徐乐曰:臣闻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崩溃,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季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僻巷,奋棘矜,偏袒大喊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觉得资也。是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何谓崩溃?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於匹夫而兵弱於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公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崩溃,故曰天下之患不在崩溃。由是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有大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