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中国哲学简史 > 第9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1)

第9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1)[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后墨子用他的“三表”来判定兼与别(以及统统谈吐)的是非。所谓“三表”,就是“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效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墨子・非射中》)。“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觉得刑政,观此中国度百姓群众之利。”(《墨子・非命上》)“三表”当中,最后“一表”最首要。“中国度百姓群众之利”是墨子鉴定统统代价的标准。

不管这段故事是真是假,也能够反应出墨者个人的性子,别的书上也说到这类性子。比方《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退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一书的本身,差未几有九篇是讲防备战术和守城东西。这统统表白,当初构成墨家的人是一群军人。

《墨子》中有三篇专讲兼爱。墨子在此中起首辨别他所谓的“兼”与“别”。对峙兼爱的人他名之为“兼士”,对峙爱有差别的人他名之为“别士”。“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身若为吾身,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他为他的朋友做的事也就很少。兼士则不然,他“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他为他的朋友做到他能做的统统。做出了如许的辨别以后,墨子问道:兼与别哪一个对呢?(引语见《墨子・兼爱下》)

在周朝,天子、诸侯、封建主都有他们的军事专家。当时军队的骨干,由世袭的军人构成。跟着周朝前期封建轨制的崩溃,这些军人专家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谁雇佣他们就为谁办事,以此为生。这类人被称为“游侠”,《史记》说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游侠传记》)。这些都是他们的职业品德。大部分的墨学就是这类品德的阐扬。

孔子以后,下一个首要的哲学家是墨子。他姓墨名翟。《史记》上没有说他是哪国人,关于他的平生也说得很少,实际上即是没有说。因此关于墨子是哪国人向来有定见分歧。有些学者说他是宋(今豫东鲁西)人,另一些学者说他是鲁人。他的生卒也不能必定是哪年,大抵是在公元前479年至前381年以内。研讨墨子思惟,首要质料是《墨子》一书,共五十三篇,是墨子本人及厥后学的著作总集。

兼爱

儒家的中间看法仁、义,墨子并没有攻讦;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分歧。照墨子的意义,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施这类兼爱的人。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间观点。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恰是游侠职业品德的逻辑的延长。这类品德,就是在他们的个人内“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厥后的侠客常常说的话)。以这类个人的观点为根本,墨子死力扩大它,体例是鼓吹兼爱学说,即天下的每小我都应当划一地、无不同地爱别的统统人。

在中国汗青上,儒和侠都源出于凭借贵族“家”的专家,他们本身都是上层阶层的分子。到了厥后,儒仍然多数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层;而侠则不然,更多的是出身于基层阶层。在当代,礼乐之类的社会活动完整限于贵族;以是从布衣的观点看来,礼乐之类都是豪侈品,毫无合用代价。墨子和墨家,恰是从这个观点,来攻讦传统轨制及其辩白者孔子和儒家。这类攻讦,加上对他们本阶层的职业品德的阐扬和辩白,就构成墨家哲学的核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