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中国哲学简史 > 第5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2)

第5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2)[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Filmer S.C.Northrop,《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The Complementary Emphases of Eastern Intuitio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Scientific Philosophy),见《东方和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C.A.Moore编,187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我们若把诺思罗普在这里指出的和我在本章开首提到的联络起来,便能够看出,已辨别的审美持续体的观点,由此而来的未辨别的审美持续体的观点以及辨别的观点,根基上是“农”的观点。[5]“农”所要对于的,比方地步和庄稼,统统都是他们直接贯穿的。他们浑厚而天真,贵重他们如此直接贯穿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贯穿作为他们哲学的解缆点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国的艺术和诗歌

诺思罗普在他这篇论文中所说的,我并不全数非常同意,但是我以为他在这里已经抓住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底子辨别。学中国哲学的门生开端学西方哲学的时候,看到希腊哲学家们也辨别有和无,有限和无穷,他很欢畅。但是他感到很吃惊的是,希腊哲学家们却以为无和无穷低于有和有限。在中国哲学里,环境则方才相反。为甚么有这类分歧,就因为有和有限是有辨别的,无和无穷是无辨别的。从假定的观点解缆的哲学家就偏疼有辨别的,从直觉的代价解缆的哲学家则偏疼无辨别的。

这一点也能够解释,为甚么在中国哲学里,知识论向来没有生长起来。我瞥见我面前的桌子,它是实在的还是虚幻的,它是仅仅在我心中的一个看法还是占有客观的空间,中国哲学家们向来没有当真考虑。如许的知识论题目在中国哲学(除开梵学,它来自印度)里是找不到的,因为知识论题目的提出,只要在夸大辨别主观和客观的时候。而在审美持续体中没有如许的辨别。在审美持续体中熟谙者和被熟谙的是一个团体。

[5]Filmer S.C.Northrop,《东方直觉的哲学和西方科学的哲学互补的重点》(The Complementary Emphases of Eastern Intuition Philosophy and Western Scientific Philosophy),见《东方和西方的哲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C.A.Moore编,187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3]同上书,205页。

[2]同上

“农”的眼界不但限定着中国哲学的内容,比方“反者道之动”,并且更加首要的是,还限定着中国哲学的体例论。诺思罗普(Northrop)传授说过,观点的首要范例有两种:一种是用直觉获得的,一种是用假定获得的。他说:“用直觉获得的观点,是如许一种观点,它表示某种直接贯穿的东西,它的全数意义是某种直接贯穿的东西赐与的。‘蓝’,作为感遭到的色彩,就是一个用直觉获得的观点。……用假定获得的观点,是如许一种观点,它呈现在某个归纳实际中,它的全数意义是由这个归纳实际的各个假定所指定的。……‘蓝’,在电磁实际中波长数量标意义上,就是一个用假定获得的观点。”[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