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玄幻奇幻 >中国哲学简史 > 第52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2)

第52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2)[第1页/共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严译的书目,表白严复先容西方的哲学很少。此中真正与哲学有关的只要耶方斯《名学浅说》与穆勒《名学》,前者只是原著择要,后者还没有译完。严复推许斯宾塞的《天人会通论》,说:“欧洲自有生民以来无此作也。”(《天演伦》导言一,按语)可见他的西方哲学知识是很有限的。

在本世纪初,关于西方思惟的最大权威是严复(1853―1920)。他暮年被满清当局派到英国粹水兵,在那边也读了一些当时风行的人文学科的书。返国今后,译出了以下著作: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名学》(前半部),甄克斯《社会通诠》,孟德斯鸠《法意》,以及耶方斯《名学浅说》(编译)。严复是在中日甲午战役(1894―1895)以后,开端翻译这些著作的。而后他就非常着名,他的译本遍及传播。

北京大学当时是中国独一的国立大学,打算设三个哲学门:中国哲学门、西洋哲学门、印度哲学门。门,相称于厥后的系。但是当时实际设立的,只要一个哲学门,即中国哲学门。在1915年宣布建立西洋哲学门,聘了一名传授,是在德国粹哲学的,当然能够教这方面的课程。我因而在这一年到北京,考进了这个门,但是使我懊丧的是,这位传授方才要教我们却归天了。是以我只要进中国哲学门学习。

严复译的书为甚么流行天下,有三个启事。第一是甲午战役中国败于日本,又接连遭到西方的侵犯,丧权辱国,这些事件震破了中国人信赖本身的陈腐文明的优胜感,使之产生体味西方思惟的欲望。在此之前,中国人胡想,西方人不过在天然科学、机器、枪炮、战舰方面高超一点,拿不出甚么精力的东西来。第二个启事是严复在其译文中写了很多按语,将原文的一些观点与中国哲学的观点做比较,以便读者更好地体味。这类做法,很像“格义”,即类比解释,我们在第二十章讲到过。第三个启事是,在严复的译文中,斯宾塞、穆勒等人的当代英文却变成了最高雅的古文,读起来就像是读《墨子》、《荀子》一样。中国人有个传统是恭敬好文章,严复当时候的人更有如许的科学,就是任何思惟,只要能用古文表达出来,这个究竟的本身就像中国典范的本身一样的有代价。

因为逻辑是西方哲学中引发中国人重视的第一个方面,以是很天然的是,在中国当代各家中,名家也是近些年来第一个获得详细研讨的一家。胡适博士《先秦名学史》一书,自1922年初版以来,一向是此项研讨的首要进献之一。其他学者如梁启超(1873―1930),也对于名家及别家的研讨有很多进献。

首要的是这个别例,不是西方哲学的现成结论。中国有个故事,说是有小我遇见一名神仙,神仙问他需求甚么东西。他说他需求金子。神仙用手指头点了几块石头,石头当即变成金子。神仙叫他拿去,但是他不拿。神仙问:“你还要甚么呢?”他答道:“我要你的手指头。”逻辑阐发法就是西方哲学家的手指头,中国人要的是手指头。

西方思惟的传入

中国哲学门有很多传授。这些学者有的是古文学派,有的是今文学派;有的信程朱,有的信陆王。此中有一名信奉陆王,教我们的中国哲学史,是两年的课程,每周四小时。他从尧舜讲起,讲到第一学期末,还只讲到周公,就是说,离孔子另有五百年。我们问他,按这个进度,这门课甚么时候才气讲完。他答复说:“唔,研讨哲学,无所谓完不完。若要它完,我一句话就能完;不要它完,就永久不会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