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行动、思想都控制[第1页/共3页]
就这么点儿笔墨,几百年来那么多场测验,从童生考秀才到考举人再到考进士,都从这里边出题,四书五经里边的话用得差未几了。如何办呢?考官真聪明啊,出截搭题,就是把四书五经里边的两句话给拼一块儿。“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现在呢,把这句话给你拆了,子曰:三十而立四十。做题吧,孔子为甚么说三十而立四十?你说孔子不是那么说的啊,他说的是三十而立,逗号,四十而不惑,句号。你甭管,古文没标点,你看书,三十而立,底下就是四十。或者子曰而立四十,你做题,你就得说孔子为甚么说而立四十。
无所不在的监控
有一个考官更绝,古文没标点,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圆圈,就像当代文的句号。考官出考题的时候,就用这圆圈出题。明天测验题目就是这个,给我做文章吧。四书五经里绝对有这个,满篇都是。考第一名的那哥们儿,神到甚么程度呢?作八股文起首得用一句话破题,他是这么写的:“贤人立言之前也,空空如也。”贤人要不说话,就甚么都没有。哇!这篇文章短长,这是个大才!康有为康贤人,那是文采风骚,但比门生梁启超落第都晚。国度正规测验的时候,比如天子亲试,能够很严厉。那种低层次的测验,考官如何来判定谁第1、谁第二?我懒得看那卷子,那就扔呗。这个远,第一名。你十年寒窗,明天墨重了点儿,一扔,砸着考官脚面了,垮台。康贤人的字不好。科举测验的字必须写成馆阁体,跟明天电脑打印出来的字似的。奏折也得写成那样,一笔一画必须得写得极规整。康有为大抵就是不爱写馆阁体。龚自珍也写不了,以是也没中进士。龚自珍平活力,让家里统统人都练馆阁体,连他们家老妈子、倒尿盆的都练。最后他们家统统人,除了他本人,都练得一手馆阁体。他说,你看我们家全能中进士,连老妈子、倒尿盆的都能。
明成祖的时候设立东厂,宪宗设立了西厂,武宗设立了熟行厂,由寺人统领。这可就更费事了,大臣一旦要有事犯在寺人手里,那可就惨了。明朝是穷要饭的建立的王朝,不像唐太宗那么有气度。魏征揪唐太宗的衣服,唐太宗说你等着,我要宰了你这乡巴佬。只能对他停止威胁。皇上都气成如许了,但是他不能杀魏征。有朝廷律法在,你凭甚么随便杀大臣,他犯甚么罪了?随便骂大臣也不可。你骂大臣,大臣便能够抗辩:你凭甚么骂我啊?你哪儿毕业的?你念过学吗?你跟朱元璋说这个,哎哟,我就没念过,我是地痞我怕谁?甭来这套!
为了峻厉节制士人的思惟,明朝科举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准。只能用朱熹的注释,别人的都没用。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就考这九本书。这九本书固然句句金玉、字字珠玑,但能把六合宇宙、天下万物都包含出来吗?就读这九本书,那这读书人能有多大本事?当时有人如许描述科考举子:“摆尾点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晓得《三通》、《四史》是多么文章?唐宗、宋祖是哪朝天子?”我管他呢!唐宗宋祖又不考。李白是干吗的?不熟谙。归正只如果四书五经我就背,别的我不管。当时候,印行量最大的册本就是“高考满分作文选”,乃至呈现了缩印本,跟我们现在复印时候的缩印本差未几,揣兜里带进考场打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