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医者,承天地之气,合草木之灵

医者,承天地之气,合草木之灵[第1页/共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忽有靴底蹭过青砖的细碎声响本身后传来,叶承天脊背微僵。这药王庙自申时闭门后便再无外人,守庙的张道长早在上香后安息,现在月轮刚过飞檐,能是谁?他捏着册页的指节泛白,余光瞥见古柏虬枝在月光下投出的影子,正似有人负手而立。待蓦地转头,却见"地天泰"碑的投影刚好落在甬道中心,碑首的云纹与碑身的方孔交叠,竟构成一名拄杖老者的表面——那拐杖的弧度,清楚与殿内孙思邈泥像手中的一模一样。

当最后一个羽音消逝在药王殿的飞檐上,虫鸣俄然划一地顿了一拍,像是千万个药童同时屏息。月光刚好掠过他方才踏过的“涌泉”位,砖面上竟闪现出半枚浅金色的足迹——不是他的靴印,而是某个穿戴麻鞋的陈腐萍踪,脚指处另有研磨过的雄黄粉陈迹,与《令媛方》中“避瘟禹步”的记录分毫不差。

"本来真人从未远去。"他抚过《令媛方》封皮上被磨出的凹痕,那边刚好对应着内关穴的位置,"当我的指尖触到您千年前写下的'大医精诚',当张道长的疤痕在井土中显形,我们的脉搏,早已和您当年踏过的每寸山径共振。"说着取出袖中陶片,唐朝的"君臣"二字与北宋刻本的墨香相触,竟在晨雾里蒸出极淡的药烟,烟缕缠绕的姿势,恰是昨夜禹步时哄动的经穴连线。

亥时三刻的梆子声从庙墙别传出去,惊落几片沾着夜露的柏叶。叶承天膝头的北宋刻本泛着檀木香气,指尖抚过"诸病源候论"篇尾的朱砂讲明——那是明朝医家李中梓的手泽,墨色虽淡,"医者当通三才之奥"六字却力透纸背。山风穿堂而过,将长明灯的光扯成摇摆的丝,在《令媛方》泛黄的纸页上织出浮动的药草影,恍若孙思邈笔下的"阿伽陀药"正从字缝间排泄。

写到“夫”时,狼毫在“承”字的横折处稍作顿挫,石缝里的远志俄然扬起细茎,将一片带露的叶子探向纸面,叶尖水珠与墨字的“气”部相接,竟在宣纸上拓出一个微型的太极图——阳鱼是墨色的浓晕,阴鱼是水痕的淡迹,中间的“S”形分界,恰如黄芪藤蔓天然攀附的弧度。他俄然想起昨夜碑影中“老者”拄杖的姿式,本来每个医字的笔划,早在千年前就已刻进六合的筋骨。

千头柏的树冠在山风里翻涌,千万片新叶折射的晨光,俄然聚成孙思邈在书中画过的"悬壶济世"图。那些藏在叶隙间的光斑,有的像正在研磨的乳钵,有的似悬垂的药葫芦,最奇的是树影投在山道的苔痕上,竟勾画出《灵枢》里"人迎寸口脉法"的比类图——树根盘结处是寸口,枝桠伸展如人迎,连树皮下排泄的树脂,都沿着"经脉"走向凝成虎魄色的"经气"。

承六合之气

当左脚足跟稳稳叩在“涌泉”穴时,鞋底传来泥土轻颤的反响——不是虫鸣乍起,而是万千虫豸仿佛早就在等待这个节拍。起首是蝼蛄从药田深处收回浊重的高音,像是叩击足三里的闷响;紧接着蟋蟀在苦参丛中振翅,频次暗合太渊穴的脉动;最奇的是药蜀葵花间的纺织娘,鸣声竟分红了三层:上层清澈如少商穴的点刺,中层浑厚如关元穴的温灸,基层细碎如沿督脉游走的艾烟。这些声响并非混乱,而是遵循《黄帝内经》的五音十二律,谱成一曲失传已久的《采药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