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药祭之医者灵魂

药祭之医者灵魂[第2页/共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叶承天端起银盏,药香入鼻的刹时,俄然想起在尝试室阐发怀药成分时的场景:高效液相色谱图上,四大怀药的特性峰与焦作泥土的微量元素谱,竟在“锌-铁-硒”轴上完美堆叠。现在舌尖的药味,不再是冰冷的分子式,而是太行的风、黄河的水、千年古柏的呼吸,是孙思邈在《令媛方》里写的“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的活注解。

暮色漫进庙庭时,供案上的药材已吸尽了一天的阳光。叶承天望着瓷盘上微微卷曲的菊瓣,想起张道长说的“每一次祭仪,都是给药材写传记”。这些带着焦作地盘暗码的本草,在十二瓣菊花的环抱中,在古礼节轨的滋养下,正在完成从植物到药魂的演变。而他作为当代医者,现在终究读懂前人的良苦用心:当药材带着产地的影象,当仪轨暗含医理的玄机,祭奠便成了一场寂静的问诊——问六合如何孕育本草,问医者如何不负百姓,问千年医道如安在今时本日,持续在人间发展出暖和的根须。

供案东侧的青铜药斗里,十二味按月份采收的草药正在复苏:正月的柴胡带着未消的冬霜,蒲月的艾叶凝着端五的晨露,十月的山药豆裹着秋收的土香。这些药材按《令媛方·食治篇》的挨次摆列,构成一个微型的二十四骨气轮盘。叶承天俄然明白,前报酬何将祭奠仪轨切确到“寸”与“瓣”——当他用“同身寸”测量菊瓣间距时,指尖触到的不但是瓷盘的冰冷,更是孙思邈“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医道的温度。

卯时三刻的阳光像熔化的蜂蜜,沿着千头柏的虬枝缓缓流淌,终究固结在供案中心的白瓷盘上。四大怀药在晨光里伸展着独属于焦作地盘的精魂:温县垆土山药顶着未褪的红胶泥,仿佛刚从太行山麓的红壤里破土而出;武陟牛膝的根须在晨露中悄悄颤抖,如同老者在细说黄河故道的堆积旧事;沁阳地黄的断面泛着虎魄色光芒,那是北纬35度阳光与沙壤土千年对话的结晶;博爱菊花的十二瓣白瓣正托起露水,每一滴都折射着云台山晨雾的清甜。

一场超越时空的医者叩问

分开供案前,叶承天对着千头柏深深鞠躬。树干上的年轮在暮色中如同一圈圈展开的药方,树心凸起处的新枝正在抽芽,仿佛孙思邈的手,正从千年之前伸来,悄悄按在每一个医者的脉搏上,提示着:医道的底子,不在高深的实际,而在对每一味药的恭敬,对每一个分寸的叫真,对每一个生命的畏敬——这,才是超越千年的祭奠,留给后代最贵重的“太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