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医馆名医榜[第1页/共4页]
- 痰瘀互结:重度脂肪肝(痰浊停滞肝络,气血运转不畅)。
- 诊断根据:BMI=体重(kg)/身高2(假定身高175cm,BMI=99/1.752≈32.4,属肥胖症);B超/CT提示肝脏脂肪浸润>33%。
- 减泽泻至10g、车前子至20g(减少利水以防伤阴)
按语:本案紧扣“湿热痰瘀互结+脾虚”病机,以龙胆泻肝汤清利湿热为核心,重用黄芪、茯苓健脾益气以绝生湿之源,丹参、川芎活血通络以消肝内瘀滞,绞股蓝、山查降脂化痰以治其标。全方攻补兼施,既针对肝胆湿热之“标”,又顾护脾虚痰浊之“本”,表现了中医“湿热当清、痰浊当化、正虚当补”的辨治思惟。
- 二诊战略:效不更方,继服2-4周,待湿热大部断根后,慢慢减少龙胆草、黄芩等苦寒药,增健脾祛湿(如加炒白术15g、薏苡仁30g)及养肝柔肝(如加枸杞子15g、制何首乌10g)之品,兼顾“攻补均衡”,制止湿热复燃及肝阴受损。
1. 病名:
李建军搓动手弥补:“您开的药方真是神了,特别是那味绞股蓝,我查了质料,说能降血脂,现在我每天早上都去公园采点新奇的,和您给的丹参片一起泡。”他俄然从口袋里取出个红绳编织的安然符:“秀兰亲手编的,说给您诊室辟邪,实在是想感谢您好几次半夜还回微信教我们调药方。”
一个重度脂肪肝的病案
药物 用量 服从分类 配伍意义
2、西医诊断
- 去龙胆草、炒栀子(湿热已净,停用苦寒药)
- 湿浊困脾:乏力、气短、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濡滑(脾虚湿盛)。
处方调剂:
黄芪 100g 佐药:健脾补气 大剂量补气健脾,托毒外出(《本草纲目》“黄芪补肝气”),针对乏力、气短、舌胖等脾虚证;配茯苓(20g)、山查(30g)健脾化痰、消食导滞,根绝生痰之源(山查含山查酸,可降脂消积)。
生地、当归 各10g 佐药:养阴活血 生地滋阴清热,防苦寒伤阴;当归养血活血,合丹参(30g)、川芎(10g)、红花(10g)活血化瘀,改良肝内微循环,针对脂肪肝“痰瘀互结”病机;绞股蓝(12g)化痰降脂(含绞股蓝皂苷,调度脂质代谢)。
处方调剂:
处方调剂:
查抄反应:血脂四项根基普通,肝服从完整规复,体重178斤(BMI=28.7,超重范围)。
证候窜改:诸症悉平,头油、脱发规复普通,舌体适中、苔薄白,脉和缓有力;体重172斤(BMI=27.7,仍需稳固),自述“如释重负,多年浊气一消而空”。
1. 饮食办理:低热量、高纤维饮食(每日热量缺口300-500kcal),忌食肥甘、酒精,保举山药、茯苓、荷叶等药食同源之品。
五诊(服药49天)
地龙 10g 使药:通络止痛 咸寒通络,改良肝经循行部位(如阴囊、精索)的微循环停滞,减缓湿热瘀阻而至的部分不适;同时引诸药中转病所。
- 加银杏叶10g(取自云台书院百年银杏树,活血化瘀、改良微循环)
医馆里的锦旗与浅笑
- 痰瘀证:重度脂肪肝、肥胖(痰浊停滞,血行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