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谷场边的乏力影

谷场边的乏力影[第4页/共11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耕耘者的护脾方

“记得上个月山脚的李猎户吗?”叶承天俄然指向石缝里的藿香,其根际附着的沙粒间藏着藐小的蜈蚣蜕,“他整日用猎网捆柴,气滞在肩,用的恰是这山坡藿香——辛香能通督脉,坚固的茎秆能破陈积的气结。”说话间,山风掠过坡地,整丛藿香悄悄摇摆,茎秆摩擦收回的“沙沙”声,竟与人体气机畅达时的肠鸣音奇妙共振。

阿林跟着师父转过篱笆,山坡上的野藿香正从岩缝里探出身来。这里的土质偏沙,晨风吹过带起细响,藿香茎秆细如竹筷,四棱上的绒毛短而坚固,叶片呈狭长的披针形,对着光看,叶肉里的头绪像被风刻出的纹路,边沿的锯齿锋利如刀——“此草长在朝阳的坡地,根须扎进岩缝里寻水,吸的是山风的疏朗气。”叶承天捏碎片叶子,辛香比生水藿香更浓烈,却带着股清透的凉,像山涧里溅起的水花,“茎秆坚固如耕夫的指节,得风木之性,专破思虑过分的气滞。”

药园西隅的沟渠正漫着晨露,叶承天蹲在青石板砌成的渠边,指尖划过一丛生水藿香——茎秆粗如食指,四棱上凝着的水珠顺着凹槽滚落,在根际积成小小的水洼,根须胶葛着渠底的鹅卵石,像给石头织了件翠绿色的网。“你看这株,根扎在腐殖土与死水交界处,吸的是谷场排沟渠的浊湿。”他摘下片叶子,后背的银霜厚得能在指尖留下白痕,叶片边沿的锯齿浸着水光,恍若把整条沟渠的潮气都收进了叶肉,“茎秆饱满如少妇的手腕,是得了水湿之精,最善治暑天浸在稻田里的湿热。”

药园深处,藿香的轮状花序正在秋风里悄悄摇摆,每朵紫花都是脾经募穴的微缩版。叶承天俄然笑指竹席上的处暑露:“你看这露水,承的是日夜温差的太极——阴露润脾,阳暑化湿,恰如藿香叶片正面吸的是暑热,后背凝的是清露,表里双调,方解中焦之困。”话音未落,一片带霜的叶子正巧落在石桌上的脉枕旁,叶脉的走向与农妇腕间的寸关尺分毫不差,像极了草木给人体写的脉案。

处暑药园课:

(放动手中正在晾晒的佩兰,指尖划过藿香茎秆上固结的晨露)阿林你看这茎——四棱通着四时之气,处暑时分暑热未消而秋燥已起,恰在脾胃燥湿相搏之际。(摘下片带银霜的叶子置于掌心,绒毛在秋阳下泛着微光)暑湿最重时,藿香吸足了沟渠里的浊气与谷场蒸腾的暑气,却在日夜温差里逼出后背的白霜——这层霜不是别的,恰是草木与湿邪相斗时炼出的化浊精魄。(指腹轻揉叶片,清冽香气漫入药园)《内经》讲“中心生湿,湿生土,土生甘”,处暑的藿香长在谷场边,根须吸的是晒谷后残留的谷气,茎秆空直通着脾胃起落之道,花开轮状应着脾经募穴的漫衍,连叶片绒毛的疏密都暗合脘腹痞满的纹路。(将叶子举至眉梢,阳光透过叶隙在地上投出棱形光斑)此时采收,既得夏末湿热之“敌气”以通浊,又承秋金清冷之“正气”以肃降,梗能行气滞,叶能醒脾阳,正如《令媛方》说的“暑湿伤气,须借六合交争之势”——处暑这天,暑气欲退而湿气恋栈,藿香偏在此时长成,不恰是老天给脾胃备的一把解困刀么?(俄然指向篱笆外的晒谷场,晨露未干的竹席上,几星藿香花粉正跟着秋风飘向堆成小山的谷垛)你闻这香气,混着新谷的燥与晨露的润,刚能均衡中焦的黏腻,就像把处暑时节的六合气机,都收进了这小小的茎叶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