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乌江战纪 > 第045章 郁山古城

第045章 郁山古城[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即安排酒宴。

独耳行人见郁侯放过若春沛,跪到郁侯面前,哭诉道:“打犬看仆人。郁侯,不成绩如许便宜了虎安山行人!”

郁侯笑道:“无妨再讲一个。”

“更怪的是,如果只生一只瓜,就瓜巨大而又苦涩非常,的确人间的绝味;若生出两只大小差未几的瓜,就有巨毒,那兽却也明白二子瓜的事理。

酒间,郁侯对春沛笑道:“此时下酒菜已足,若行人可放心讲故事了。”

在当时,郁城是盐都,及至今后很多年,都是这一带最闻名的城池。

在此之前,这里曾经有一个陈腐的以盐闻名的敷裕、幸运的国度。再此以后,汉武帝置涪陵郡,南北朝置奉洲,又改称黔洲,隋文帝置彭水县,也都治所于此。

站了半天,这时才有人奉上六棱孔眼的精彩篾席。

这里,还留下很多文人骚人的名篇。

因为处于大山之间,门路非常艰险,离国度的政治中间悠远,是以,郁山又是闻名的放逐地,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唐高祖子霍王李元轨、唐建国功臣赵国公长孙无忌、礼部尚书李林甫、高丽(目前鲜)知留后事泉南建等前后放逐这里,留下迁客故事和史迹。

直至清朝,郁山盐仍然光辉,据记录,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郁山有盐井86口、盐灶326座、熬盐锅1006口、产量达1106万斤,所产食盐,最远销到了两湖两广,号称“万灶盐烟,郁江不夜天”,能够说就是乌江下流的“小都城”。

酒酣,巴蓬、瞫梦龙二人起家,持剑对舞,同唱歌儿,世人和唱,群情激昂。歌儿唱道:

梦龙见巴蓬好表人才,不怒而威自露,不言而胆自现,心中爱护。

当时的郁城,一面对江,一面背山,两面为土栅,也算是城墙,称为“巴蓠”, 具有防备服从。巴人的“城墙”也有特性,多不转拐,也就是圆角,少有直角。巴人比较喜好圆形,圆鼎、錞于、钲,当然,脾气和柳叶剑除外。

郁侯笑道:“想不到这般短长。”

在这里,最鼎盛的期间属于唐朝,有近10万人堆积于此,构成今渝东南最富有、最繁华的闹市,令明天的乌江人的确没法设想,乃至是思疑,但是究竟就是如此——要晓得,当时全天下最大的都会唐都长安的人丁约有50—60万,就算如有的说法超越100万人,放逐之地郁山的人丁也是够吓人的。

火线不远,人迹渐少,有一处女闾(即青楼),本地人称“花巷”,花枝在门前尽情招展,令民气驰神荡,梦龙笑道:“端的是烟柳繁华地,和顺繁华乡”。

郁侯笑道:“明白了,我和瞫玉就是一根藤上的两只瓜,楚国人就是那只怪眉日眼兽。”

先进入郁府前面的贩子,春沛道:“公然是面朝后市,比肩继踵。”

郁城里,人群熙熙攘攘,幺喝不竭,先是一条换盐的街巷,过一条换咸鱼、咸肉、咸菜的,靠近是换酒卖食的,再是换丹砂及染料、画粉的街巷,另有换皮具的、衣衫的、耕具的、铜器的、竹器的、木器的,乃至有石器的,无所不有,商店鳞次栉比。

“是以,那兽见了一根藤上有两只瓜的,断断闻都不去闻一下,若见是一只,则大饱口福。”

伴随的人都尖起耳朵,春沛道:“恭敬不如从命!在火巴山上,有一种兽,名叫怪眉日眼兽,专吃一种瓜,名叫二子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