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2页/共2页]
和蒋益升一起点过数量无误,黄宣令伴计将装满了银元的箱子放在房内,然后转存入位面通道的入口处,然后才出门对朱掌柜道:“如此银货两讫,这一堆栈的粮食就归斜桥米铺了。”
千余石的粮食并未几,即便是在粮荒的本日,本来也只是增加人们一些饥前饭后的话题罢了,可如果千余石的粮只换10本书,这此中的利润之大,让做着素食买卖的掌柜店主们如闻到了血腥的沙鱼,饥饿的野狼,纷繁挥动着鱼翅游弋了起来。
船埠上的号子声铮铮做响,周树茗却像是被雷劈了普通呆住了,1500石粮食要2万余元,换句话说,面前这位少年情愿用2000大洋买一本书,甚么叫大手笔,这就是了。周老板咂吧了下嘴,大声道:“黄公子且等老夫几天,吾定能收下这一堆栈的粮。”
自古贩子厚利,被教科书钦定为中百姓族本钱家的先生们也不能免俗,斜桥米铺的店主,现任的朱家属长,朱宏仁,获得掌柜的报讯,也再次拄起拐杖在小花圃里绕起了圈,至于本来就掉队朱家一步的其他米铺,更是颠颠着小腿,四周探听着动静。
“好,好。”朱掌柜冲动的连连搓手,看动部下再次盘点粮库,被冷风吹过,镇静劲方才去了,又忙不游移的跑到黄宣身边,哈着腰道:“黄老板,传闻您另有一批粮食就要运到?”
“包在我身上便可。”周树茗大包大揽道:“我嘉兴……”
从当代人的目光来看,江南文明抢先的首要前提与其经济发财有着密切的干系,西北地区每人数十亩地还要挨饿,但在水乡,百口几亩地即足以扶养一个读书人,在如许的前提下,文明氛围很天然的被培养了起来。
“一言为定。”
“那样最好。”黄宣也大声笑道:“不过我最多再留5日,周老板可别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