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章[第1页/共3页]
恰逢周六,吃完早餐,于暖又去了老宅。
之以是能接上,纯粹是她从小抱病,加上李巧花身材不好,刚好她的影象力还算过人,王婆给开过的大部分药方她都特地记过。
“娘,跟您说件事。”
接着不即是老夫说话,她又问:“范爷爷如何想起教我医术来啦?只教一个吗?”
题目考虑了一个遍,于老夫才俄然想起儿子儿媳没来问过他小孙女的事。
不过厥后于老夫家碰到点费事,父母带着他北上躲难,跟范老爷子便断了联络,还是前年在镇上,俩老头都去交公粮,才再次相遇又有了交集。
不过前面于老夫还没开口,范老爷子已经主动说了想收于暖为徒。
“去呗,多一门技术亏不了,何况还是咱爹的老朋友。”言下之意就是值得信赖,毕竟熟人。
于暖眉一挑,想了下家里的酒坛:“另有几斤,归去我看看。”
过麦(mei)的麦收假实在早已放完,不过鉴于本年特别,黉舍又耽误了俩礼拜。
前两天于建宗也提过这事,就怕李巧花出啥弊端, 不过李巧花本身本人倒感觉能够再撑一撑, 毕竟麦收是个大事,队里除了实在不能下地的长幼,跟搞扶植的爷们, 哪个不是在地里待着忙活。
祖孙俩一个眼神打仗,于暖直接开门见山:“爷爷,范爷爷那您帮我回一下吧,我想去学。”
前年夏季范老爷子来,晌午餐是于暖掌的勺,厥后发言过程中谈起药材,于暖接了两句。
本来于老夫最后想的是,让老伴计把于晴带一下的,除了于晴是第一个孙辈,跟他比较亲,另一个则是,于晴看着过分文静,于老夫不免想替她多做筹算。
蒲月尾公社分下来的铁矿石还没炼完,扶植队员们还得持续搞,不过自从连阴雨过后,大伙倒没再熬夜干过,只是早晨回家回的晚些。
黉舍开学一个礼拜,地才全数种完。
“爷爷说他有个老朋友想收我为徒,教我学医,我承诺了。”
“咱爹哪来的当大夫的老朋友?”于老夫有当大夫的老朋友这事,不止于暖不晓得,连于建宗都不晓得。
“那行,明天你跟我去你范爷爷家一趟,去跟他说一声,顺带看看挑个好日子你拜一下师。”
“没事, 种完高粱一起歇,没几天的事了。”李巧花扭头,看着自家二闺女被晒黑很多的面庞, 再想想已经归去的大闺女跟小儿子, 叮咛说:“倒是你们, 明天别下地了,都在家待一天吧,筹办筹办后天开学。”
两人算是儿时玩伴,当年于老夫是棺材铺少店主,范老爷子是医馆小少爷。
于暖点头:“嗯,我感觉我能对付。”
当时于老夫喝的微醺,提及话来放开很多,谈起孙辈第一次用上了夸耀的语气:“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成绩,应当是俩儿子给我生的仨孙女,家里另有个大孙女,听话又文静,二孙女也好,懂事安稳。”
“好,明早咱几点走?要筹办点东西啥的给范爷爷带上吗?”出门不白手是礼节。
祖孙闲谈了会,于暖见老太太一向没回,跟老爷子打了个号召,便先回家了。
“搁家学习呢,借了五年级讲义,本身在预习。”
再三确认过后,李巧花说不上啥表情,早晨于建宗回家,两口儿在被窝里,李巧花提及这事:“咱爹给闺女找了个徒弟,说是当大夫的,你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