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七章[第1页/共3页]
至于眼下建康这含混不明的态势,他不能等闲渡水,到时没得一分好处,反倒惹了一身费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看他眼角较着多了的细纹,太后是真有了些感慨,遂虚扶一把,许侃这才重新归位,太后正欲说些安抚的话,听外头有人来报:“李大人求见太后。”
“士衡,听你说这么半日,想来先帝地府之下也必感欣喜,”既说到先帝,太后不觉带了几分哀伤,只是这么半晌的工夫,正让许侃瞧得清楚。
皋兰当初回河朔不久,便与雁门郡太守之子结婚,怎料,刚过门没几日,那年青人便突焦炙病暴毙。幸亏对方是利落人,反倒劝皋兰再嫁,不必守丧三年。
李丛礼早不复幼年狂野,眉眼神情间圆融油滑,言行皆合分寸,太后听他把客气话说完,到底还是有些失落,她那里是爱那骏马,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西堂里,太后正和许侃闲话,他早到两日,来觐见太后,实在也不过说些荆州风土情面的老一套。日头长,虽算不上风趣,这话题也算聊胜于无。至于说到在本地如何管理百姓,太后竟然也本事着性子听他一一细禀。
太后听言心底一凉,便凄凄抬起脸来,视野在他眉眼间流转,似带幽怨,没由来叫人从心底怜悯。李丛礼心底一阵慌,躲避了目光,半日不听太后言语,正酝酿着言辞,不想太后轻叹一声:
“她若表情不好,送我这里来,我一向都喜好皋兰这孩子。她走后,我倒感觉无趣很多。”
当年先帝还是皇子,她刚嫁过来,当时宗天子还在,喜幸亏东林打猎,刚巧逢河朔来人进贡礼,獐子、鹿、马匹献了很多。她同先帝一起插手那次打猎,很快,就瞧见一少年人豪气勃勃,策马而来,眉宇间粉饰不住的野性,她只消一眼,内心就乱了,这才认识到本来男人还能够如许。
“臣叨扰太后多时,容臣先行辞职,太后也清净半晌。”李丛礼见再无其他话可说,便起了身,太后抬眸看了看他,一双凤目里柔情展转,李丛礼只得避而不接。
李丛礼听出话音的奥妙窜改,谢了恩,等出了西堂,才长舒一口气。脑筋里几次重现着太后说最后那番话的神情,心底竟也不觉起了窜改,等下了长阶,方想起许侃来,到底有些不快,先帝果然信赖许侃,四大托孤重臣里,也唯有许侃不是内堂之上的廷臣了。
堆栈粗陋,饮的是大碗酒,配二斤牛肉便好。许侃年青时好侠,有豪气,颇具气干,现在已过不惑之年,脾气一丝未改。带着一世人尽管喝酒吃肉,饭饱骂娘。
随即换了话锋:“当初先帝离不开你,现在还是这个事理,今上也万不能没有你。”说罢幽幽看许侃一眼,许侃天然听出话外音,忙起家施礼:
“方才许侃说他并未下榻官舍,我想,还是尽量住官舍的好,毕竟外头人杂。”这一番话倒是真带着几分私交了,太后缓缓说着,仿佛是老婆交代即将远行的夫君。
因入夏不久,建康暑气尚无,贩子热烈,许侃执酒而起,倚着雕栏,不由朝远处了望。江南美人地,金陵帝王州,粉黛笙箫,目销魂销,果然一派繁华好处所!许侃暗自赞美,不由暴露笑意。
现在这双眼睛,还是动听,只是亦被光阴消磨去了棱角,太后等他和许侃各自酬酢完,才浅笑道:“李大人不远千里而来,哀家倒过意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