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太子是需要教育的!(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共3页]
固然又是一天一夜没合眼,不过他的精力还处于亢奋当中,不知如何就想到了吴襄的女儿……因而就把吴襄找了问了问。一问才晓得,崇祯天子仿佛放了他的鸽子,竟然没有下达纳妃的中旨。
因为赃官的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捐的。而太子爷明天上午用令旨放跑了二百多个花了钱的赃官!这申明赃官们的钱没白花啊!
崇祯这才对劲地点点头,“时候不早了,朕也该筹办上朝了,你们也去午门候着吧……本日早朝之时,朕但愿看到有臣子能够挺身而出,肃法纪、奋民气!”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都是一愣。
但是在管钱的题目上,朱慈烺并不信赖宫中的内侍,也不信赖户部的官吏。几百万到了他们手中,天晓得要贪墨掉多少!
“许是廷臣反对?”
王家彦说:“陛下!太子殿下已经下了弃城南迁的决计,收拢外城兵力,是为了吸引逆贼主力入外城,以便利突围。”
“这个……”
魏藻德摇点头,道:“不至于……东宫是孝子,认个错,再把手头的几百万交出来,不就皆大欢乐了?”
“这……”李邦华愣了又愣,都不晓得该如何当御史了。
李邦华听崇祯天子这么一说,也只得口称遵旨。
王家彦本年五十多岁,福建莆田人,生了一张颧骨隆起的福建面孔,留着三缕斑白的须髯。他在现在的廷臣中,算得上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办事也极其忠谨。
王家彦说不下去,伏在地下暗自堕泪。而年过七旬,须发皆白的李邦华则一脸欣喜,他在仲春份时就主张太子到南都监国,崇祯还以太子年幼无知为名回绝了他的建议。可现在看来,太子公然是复兴之主啊!
“不必了。”朱慈烺摇点头,“黄伴伴,让你找的人都来了吗?”
“陛下圣明,臣也不主张放弃京师。”首辅魏藻德是个没主张的,顿时表态拥戴崇祯天子。
以是朱慈烺干脆不按通例出牌,让黄大宝去找了开饭店和酱园的酱油黄,另有一个开粮行的苏老米,一起来当管朱慈烺的大账房。
李邦华只是点头:“如有二三重臣率兵死守,管束流贼大兵,再分兵几路突围以利诱流贼,并以精兵护驾往天津而去,宫驾必可无恙。”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也不主张放弃北京,当下就道:“现在的确不是放弃京师的机会,据臣所知,流贼稀有万马队,来往如风,侵攻如雷。若京营、克难营将士尽力守城,或许还能对峙到关宁大兵来救。若弃城而走,必定在半途遭受流贼马队追袭,届时就怕护驾兵将一哄而散,陛下和百官都沦为流贼的俘虏!”
不过那么一大笔钱光有人看着可不可,还得有个专门的账房卖力记账和出纳。
朱慈烺这两天陆连续续收到了五百余万两白银和十几万两黄金,这些钱都由东宫侍卫和寺人卖力,押送到了朝阳门四周的证因寺存放。由朱慈烺的教员陈锐,工头侍卫朱纯杰卖力把守。
“的确是有些过了!”王家彦点点头,“但是东宫肯收敛吗?”
“甚么?太子为何要放弃外臣七门?你是协理戎政,为何不加禁止?”
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三人,很快就顺次进入了东暖阁,向崇祯天子叩首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