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第1页/共3页]
这别苑坐落在山腰上,山顶上便是千福寺,山里另有清泉,到了夏季风凉又温馨。李述年年夏天都会来此避暑。
李述持续沿着走廊往前走,侍从哈着腰又禀报导,“公主,匠人将羊脂玉石雕好了,一人高的玉观音,没一点瑕疵,现在在库房里搁着。管事的说看您甚么时候回府瞧一瞧,皇后的生日将近,迩来府中为这事不敢松弛。”
声音还是肃冷,只是夹着些沉哑,听着像好久没喝水了似的。
小黄门游移道,“要不……要不红螺姐姐还是给公主说一声,该如何着让我们内心有个数。”
但正元帝较着低估了征粮的难度。
“沈大人现在可好,捧着陛下的征粮诏在长安城到处碰灰。就剩一个月了,还差二十万石粮食的缺口,传闻他每天守在各个世家大族的门外头,可底子没人愿定见他。不过二皇子仿佛一点都不焦急,连个征粮的助手都不给沈大人派。”
当时郑仆射也在,正元帝便叫他看了一遍折子,末端道,“朕记得郑爱卿当初说……科举提拔的人才怕是书白痴,做不了实事。朕看这沈孝便是个做实事的人。关中大旱,户部短粮,征粮一事恰是处理之法。”
侍从放了心,又叨教道,“另有崔家那头,前几日您说给崔国公另有两位嫂嫂下帖子,看崔家这回要不要去宫里赴宴,可至今都没有回应。驸马爷两个月以来又一向在永通渠督工,主子们都不敢去问。”
自二皇子那边提出征粮这件过后,李述自知本身也逃不过被征粮的运气,是以借着避暑的名头搬到了城外别苑住着。到现在已住了两个月了,朝堂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府里侍从随时禀报,幸得近两个月来不管是太子还是二皇子都比较安生,朝中无大事,繁忙的唯有沈孝一小我。
郑仆射笑了笑,也不否定,顺着正元帝随便夸了几句。
直到李述去库房亲身瞧那尊白玉观音,小黄门终究逮到了机遇,赶紧把红螺拉到了一旁。
侍从躬着身子,对李述汇报迩来的环境。
李述又道,“本宫累了,沈大人,本日得空见你;后几日本宫还要忙着给皇后筹办生辰礼品,也没时候见你。沈大人若至心想求见本宫,那无妨比及……六月末……”
“短说?”
马车里热了起来,李述也没表情再看书,合上书翻开了帘子,透透气。
李述微微皱了皱眉。
李述跟崔家那头的人干系都不熟,她们不肯去赴宴,那她也不强求。无欲无求过日子也挺好。
如果礼品送得出彩了,压过了安乐公主,安乐她谨慎眼儿平活力,皇后看李述便也没甚么好眼色了。这类事她经历过,现在已不会自讨苦头了。
李陈述罢便回身往府门口走去,再不管沈孝。她只当沈孝讨了个败兴,早都灰溜溜地走了。
车马拐过最后一道弯,前面就是平阳公主府。朱门大开,正等着驱逐公主回府。台阶下摆布立着两个巨大的石狮子,石狮子旁……竟然站着沈孝。
“沈大人,”李述笑着打断了沈孝的话,“本宫刚从别苑回府,此时有些疲累。如有要事相商,无妨今后再说。”
皇后生辰在六月初八,李述此时才回府筹办已经算是晚了的,毕竟那但是皇后,从情面来往到生辰寿礼,再到身上穿的戴的,是一丝一毫忽视不得。幸得她府上最不缺的就是各色奇珍奇宝,寿礼早都筹办好了――重新疆运回的羊脂玉,命匠人雕成了等人高的白玉观音,花了近一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