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菌菇肉末蛋花粥[第1页/共2页]
沙锅得好,细致的紫砂才气聚热,灶上的温度才气在每一粒米、每一滴水上分均匀。含钏用的是时令小口蘑,味道不浓烈,胜在口感朴素,能将肉味充分接收。肉沫是用猪五花宰的,一半肥一半瘦,拿葱姜榨出水来,用福州青红酒、粗盐调味腌制。
另有小卓子的死...
阿蝉烧得胃口不大好,临出锅前,含钏还敲了一只鸡蛋在粥里,鸡蛋遇热立即凝固,含钏从速拿筷子搅散,粥里的蛋液逐步凝固成黄黄白白的蛋丝儿,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儿,菌菇的鲜、蛋液的香和肉沫的味道劈面而来。含钏盖上沙锅盖子,装进食盒,正提出门去,只闻声内膳房乙字号里鼓噪喧闹。
“您是我哪门子姑奶奶?”值夜的寺人听着笑起来,把盛包子的碟往灶台上一磕,“您话儿说到这份儿,那由不得我好好跟您掰扯掰扯了!您说就九皇子生了病,一天没用饭,现在饿了想吃东西。我是不是立马给您蒸了包子端出来?我是不是还拿食盒给您装好备好?您倒是说说看,我哪个处所对您不尊敬,对主子爷不尊敬了?”
值夜寺人啐了一口,“晓得的说您是忠仆,不晓得的还觉得咱九皇子这位主子爷,跟他部下的丫头一副嘴脸呢!”
那处所偏得蚊子都不去,更别提人了,就算是审到那两个小寺人,他们哑了嘴巴,一不能说话,二不能写字,就算晓得小秋儿是浣衣局的人,也没法儿说出口来!
没证据就想科罪,屈打成招也不是这么个理儿!
粥说好做也是,说难做也是。
寺人阴阳怪气的。
碧环气得顿脚,眼泪簌簌往下落,手指向寺人,“你....你...”
小秋儿点点头,圆眼睛像蒙了一层水雾。
含钏啥好处没有,就一样,看得开忘得快,吃两顿睡一觉就放开了。
这些光阴,长乐宫来提膳的机遇少了,皇后赏了两个饮食嬷嬷,淑妃总要给排面,那边进很多,天然这边就吃得少。含钏找到熟谙的长乐宫小宫人聊墙角,摸索了几句小卓子的事儿。
这个评判标准也是很随便了。
在宫里头,这话儿更实在。如果有生娘,不管她位份凹凸,总不能让你饿着冻着。若没生娘,就全凭身边的丫头婆子了...千芳宫住的几位没娘的公主,含钏记得她们外裳光光鲜鲜的,内衣里子都起了毛、起了球儿,吃的饭菜满是凉的...
九皇子身边的丫头青环,她当初在千秋宫东院,青环在西院当差,九皇子的生娘是过了世的王美人,生九皇子的时候大出血,有救过来,王美人本就没宠也没娘家可靠,钦天监给九皇子算了一卦,算出是他命硬克母,贤人发怒,九皇子就成了本朝头一个一岁来点就进千秋宫的主子爷。
跟那两小寺人不一样,小卓子死了,崔大海可不会善罢甘休。
含钏给小秋儿清算了一小罐糟鱼,又香又软烂,用麻子叶包裹好,合适白叟家吃,不费牙齿,想了想又在白爷爷灶台下摸出一坛常州兰陵酒,交代小秋儿,“...给钟嬷嬷拿去,传闻钟嬷嬷是山东人,特地为她制的糟鱼,看她吃得惯吃不惯。这是常州兰陵酒,白徒弟放了七八年的好东西,糟鱼香,兰陵酒清,配着吃正适宜...”
含钏和阿蝉结伴把小秋儿送回了浣衣局。
这女人,她熟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