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第1页/共4页]
“自公子安定汴州、张镒远谪,朝中情势多有窜改,就连首辅常衮也是全敛锋芒,其他官吏又如何会不识眼色!崔相公本日说话分量是愈发的重了,而杨尚书府前更是门庭若市,当此之时,公子这‘崔党’嫡派外放处所,便是陛下给朝堂‘降温’的最妙手腕!此一也;其二,也是最首要的一点,那就是个‘钱’字!”侃侃言说至此,李伯元见崔破正凝神而听,遂一笑续道:“虽得益于两税法之推行,朝廷财务渐有好转,但是当此之时,朝廷最缺的还是一个钱字,今上是个不肯轻易的,也不知早立下了多少大志壮志要去做,但是这稍一转动,也得先有银子垫底儿才成!安抚江南四镇要钱,持续推行撤并处所节度要钱,等公子呈送的《请行募兵制》折子全面推行更是要泼水普通的使钱,别的还要为异日安定四镇预先筹办赋税,再有处所旱涝施助等等,这个个都是无底洞!但是钱从何而来?天子即有太宗之志,即位之初那是决然不肯加赋的,如此算来算去,也就只要一个大宗的来钱门路了,这就是公子的《请行海税及外洋贸易之事表》了”
当时,崔破正游目四顾,蓦地听闻如此言语,不免惊奇,乃回身道:“先生何出此言?”
李伯元闻言倒是并不答话,只微微一笑后,便伸手揖客,直待崔破坐定,他方才将盏中清茗一饮而尽后,缓缓笑道:“我本就是湖海间一闲散人,要得闲,那边更需求去偷?倒是公子,我迩来是愈发看不懂了?”
自从当日涤诗于轻歌曼舞楼中出乖露丑以后,崔破便对他愈发峻厉,再也没有个好神采,幸亏此子夙来脸厚,倒也不觉得意,是故此时犹能面色如常道:“郭四叔自徽州赶回了,现正在前院正堂等待公子。”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也自沉吟好久,这李伯元更尽盏茶后,才开言道:“公子虽有王摩诘之志,倒是学不得其行的!我料数月之间待江南四镇完整安静以后,公子便会分司处所,现下还是好生筹办,预留境地才是!”
听这一番话到此,再合着李适昨日所言,崔破心下已无思疑,传闻能有这等机遇,去大力清算开辟闻名千古的“海上丝绸之路”,他也是一阵大为镇静,乃自言道:“任职处所我倒是并无定见,只是却不知此番又要谴往何地了?”
越看越是蹊跷,心头一动之间,崔破已是疾问出声道:“此难道诸葛高的‘偶然卓散笔’?”本来,当此之时,书家所用多是浑圆笔型,落于卷上不免便是“圆熟少锋、书肖有力”之弊,后有一代神匠宣城诸葛高,取人发、杂青羊毛及山中老兔毫另辟匠作之法,成绩了这尽革旧弊的“偶然卓散笔”,此笔一出,当即流行天下,随即成为皇家贡物,更驰名墨客作诗记曰:
崔破先顾不得那毫笔,只向那墨锭看去,只见这名传千古的奚家墨公然分歧凡响,观之光芒美色,触手更觉坚毅如玉。入鼻处不但没有半分时下用墨的非常味道,反是一股淡淡的暗香不断传之,端的是墨中珍品。
按捺下心头喜意,崔破复又看向那管毫笔,乍看去并无非常,复一迎光凝神观之,才见此笔鲜明竟呈紫色,而其笔锋更是健锐,全无时下用笔的浑圆模样。
“守勇,徽州距此千里迢迢,此番端的是辛苦你了”刚入正堂,崔破便向凳上端坐的八卫老四郭守勇一笑道,绝口不提制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