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荒村拾遗 > 花沟·寨上·坪上村

花沟·寨上·坪上村[第1页/共7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笔者暮年在《为文的妙处》一文中曾经援引过李贽在《焚书》卷三《杂述》中的一段笔墨,曰:“且夫世之真能文者,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不时有很多欲言而莫能够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别人之酒杯,浇本身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不偶于千载,既已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于天矣,遂亦自大,发疯大呼,流涕痛哭,不能自止。宁使见闻者切齿咬牙欲杀欲割,终不忍藏之名山,投之水火。余揽斯记,想其为人,当当时必有大不得志于君臣朋友之间者,故借佳耦聚散人缘以发其端。因而焉喜才子之可贵,羡张生之奇遇……”不说他的皇皇巨著,就这么一段笔墨,已让人绝然倾倒。

刘东星平生为官廉洁,严于律己,在《史阁款语》一文中自我评价说:“且余虽官吏,而清素未脱寒酸风俗……”史评“性俭省,历官三十年,敝衣蔬食如一日。”刘东星两个儿子刘用相、刘用健也秉承家学,分歧凡响。李贽在给刘东星的信(《答刘晋川》)中评价说:“公子外似痴而胸中实秀颖,包含弘愿,特一贯未遇名师友尔。”

题记:坪上村属于沁水县端氏镇,间隔端氏二三里路程,之以是对这个村庄兴趣稠密,是因为这里是明万积年间能臣刘东星的故里,别的坪上和明朝大思惟家李贽有点干系,再有就是得知此处另有一座“张家大院”。

这段笔墨,至今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固然李贽的诗歌充满了流落的凄苦,却也有着人间的大欢愉,大畅意。李贽在《答沈王》一信中说:“老朽久处龙湖,旷焉索居,无有长进,闻晋川居庐读《礼》,回绝尘缘,故不远一千五百里就之,盖独学难成,唯友为益也。”

其三

其二

《李贽文集》中收有李贽当年在坪上留下的诗歌《九日坪上三首》《除夕夜道场即事三首》,编录部分以下,以作左证。

和白叟告别了,去到姓豹家的院子里,一条大黑狗吠叫着冲了出来。丈夫赶紧在一捆细木棍里抽出一根来,举起来恐吓黑狗道:“滚!”大狗停止了发飙,缓缓走到我跟前,闻了闻,友爱地摇起了尾巴。院子里静悄悄,一排高低二层的老屋子,两层中间每一个空地处都有斑斓的木雕。廊檐下的石础上刻着梅兰竹菊,图案线条清楚,看上客岁代没有那么长远。这院子本是张家大院的一个构成部分,和其他村落一样,土改时切割成了多处罚给了贫下中农,已经看不到完整的原样。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黄河决口于黄垌,运道堙阻,刘东星被起为工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事河漕。用了五个月完工,破钞银两仅十万。天子下诏,嘉奖其绩,并擢升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坪上无花有酒钱,谩将沽酒醉逃禅。

身在他乡不望乡,闲云到处总苦楚!

除夕夜道场即事三首

刘东星在《书道古录首》一文中说到李贽在坪上的景象:“先生欣然不远千余里与儿偕来。今后山中,历秋至春,夜夜相对。犹子用健,夜夜入室,诘责《学》《庸》大义。盖先生不喜纷杂,唯整天闭户读书。每见其不释手誊写,虽新学小生不能当其贫寒也。彼谤先生者,或未见先生而;倘一见先生,即暴强也投戈拜矣,又何忍谤,又何能谤之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