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发财[第2页/共2页]
“你故乡是宁县吧?那边但是着名的竹子之乡。我早就想畴昔看看,只可惜一向抽不开身去。”王老板品着茶道,“能够在那边住个两三天,洗涤一下-身心,想想都感觉舒畅。”
“好吧,你听好了。菌子20斤一斤500元一共1万元,笋干50斤一斤88元一共4400元。这两样打九折,12960元。加上花生8块钱一斤,50斤,这里是400元。以是就是13360元。”
现在都会里风行摄生旅游甚么的,某个长命之乡不早就被炒得熟烂?宁县实在也属于旅游资本丰富的,早后果为交通鼓吹等等启事养在深闺人未识,能不能接王老板的手把梁村的生态旅游推一推出去?
徐竹君立即发誓:“没题目!我必然会定时送到!”
题目是,山货的贵重在于它田野发展原汁原味,带着天然奉送的苦涩。但是,致命缺点就是没法量产,并且品格完整看天用饭。
梁猗猗浅笑道:“你先别急着感激我。这里另有事情需求你做。你明天就到镇上,找最可靠的物流把货发过来。一个礼拜以后就是端五了,如果没体例赶上端五达到,此次的买卖但是要泡汤的。”
徐竹君按捺不住冲动,忍不住缠着梁猗猗说:“姐姐,你再说说此次我能够拿到多少钱?”
梁猗猗心念一动,倒是发明了个商机。
“岂有此理,帮我们自家人就只卖花生这些不值钱的,撑死卖个一千几百元,帮个外人却卖那些贵细货,上万上万的成交。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大伯娘没有吴千巧那么奸商,心水也清些:“你别胡说。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再说了,就算猗猗肯帮,你有那么好的干货卖吗?”
那么,甚么叫物流呢?就是按件算,一件100块。徐竹君细心一算三件货就得300块,心疼得恨不能流血。目睹端五逼近,再不交货就这个票据就得黄,只能咬咬牙掏钱。她一个穷门生,把身上搜刮洁净才凑出那300块。等发完货色以后,连坐公交的钱都没了。
“那就好。”
大伯娘哑然发笑,说了老半天,本来吴千巧打的是肥肉过手沾油的主张?她美意地提示吴千巧:“既然徐竹君现在能够第一手就卖掉,为甚么要转手给你让你当二道估客?你想想有没有这个事理?”
“能够,没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