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清源董县丞[第3页/共3页]
“哦~”
不过董彦还是不为所动,摇了点头,道:“崔二郎,你既然晓得本官的府邸在哪儿,就应当晓得本官的为人。不贪赃不枉法,不秉公不舞弊,你企图想用两坛子酒来贿赂本官,想求着本官替你办甚么事儿的话,那就……”
董彦长叹一声,还沉浸在第二碗木兰春酒当中,非常同意地点了一下头,道:“两碗虽都是木兰春,却不成同日而语啊!这第二碗木兰春酒,足令本官回味此生了!”
说着,董彦俄然一脸的高傲,傲然说道:“本官当年金榜落款中进士时,有幸尝过先帝赐宫中御酒给我等众举子,莫非你这木兰春酒还能比得过宫中御酒?你这崔二郎,小小年纪讲起大话来倒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嗤……”
微微闭目,细细地咀嚼着……
俗话说得好,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义是说,三十岁的读书人能考取明经科,春秋都算比较大的,而五十岁考取进士科,论年龄,还算比较年青的。
“曲解了!”
忽地,董彦神采剧变!
董彦下认识地回道:“此酒一出,世上之酒罕见对抗!”
以是自打上任以来,固然清源一把手县令胡康安把持着县衙,但董彦倒是一向严以律己,不贪赃不枉法,不秉公不舞弊,不结党不营私,一心都扑在清源县的政务之上。
幸亏他现在才四十来岁,并且他的恩师张柬之自打擢升御史台监察御史后,也日渐受武后赏识看重,以是董彦信赖本身只要在清源县能作出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政绩来,他将来的宦途何尝不是一片坦途。
是以,明经科的进士天然不能和进士科的进士相提并论。
崔耕从速抱拳打断了董彦的说话,笑道:“董大人,您真的曲解了!小民天然晓得你的官声,岂会自找费事?本日纯真就是想献上两坛子让大人尝上一尝,我家木兰春酒毕竟也是我们清源县本土自产的酒,大人身为处所官,尝上一尝又有何不成?再说了,天底下另有傻到拿两坛子酒来贿赂官员的商贾吗?”
“那此酒可为朝廷御用贡酒?”崔耕弱弱地问了一句。
崔耕倒是很风雅地摊摊手,笑道:“这也没甚么不能说的,第二碗酒只是在粮食取材方面比第一碗更加抉剔些,在工艺流程方面也比第一碗多加了几道工序,多了几次蒸馏提纯罢了。比拟而言,第二碗酒在造价方面,还是酿造工序方面,都显得弥足贵重些。目前市道上所卖的木兰春,便是大人所尝的第一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