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估分(上)[第1页/共3页]
“家里这有点旧了,速率也慢,很多软件都用不成,网也不能上。再说,要去上海念大学,这么大机器搬来搬去也不便利……条记本就好多了,去图书馆查质料便利,暑假轻松一拎就能带返来。”嘴上这么解释,常天浩内心窃喜:有1万多电脑在前,金利来皮带的事算放过了,明后天是不是再把皮鞋也一起蒙混过关?
这下难受了,赌不赌呢?
“75块!”
现在这小布尔乔亚的火急需如果找个合适来由搞电脑。
这是常家天翻地覆的格式。
如许庞大的家庭转折也形成常天浩思惟上的打击,他从一个熟谙马列典范的青年门生在厥后慢慢窜改成引经据典的攻讦者,他不是普通的漫骂和攻讦,而是用典范辩驳实际,用体制辩驳政策,用汗青反对实际――要么你承认之前是错的,要么你承认现在是错的,你不能既要当××又要立牌坊。
“哦,我觉得问皮带呢……”常天浩把明显花280元买来的金利来讲成75元,然后枪口一转说电脑,“条记本略微有点贵,得要1万多,差未几1万2千块钱。”
接下去双休日两天无事,常天浩看看电视看看书,偶尔再出门逛一圈,日子过得很萧洒。
“估准点,吃不准宁肯保守些也不要太激进。估太高没登科会掉第二志愿,再运气不好就要掉第二批去了……”
“好,一言为定!”常天浩满脸欢畅,峻厉归峻厉,父亲对本身投入还挺舍得,母亲必定风俗性心疼钱,但只要父亲做了主多数不会反对。再说考个好大学嘉奖儿子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彩,拿1.2万买电脑总比付出复读费名誉吧?
1998年高考形式和前面比有很大辨别,首要表现在两点上:
那会儿常父在厂里当车间副主任,每回说厂子是正团级国企,他是副科级干部一脸高傲,没想到高二来了好天轰隆――团体转制!首要股分卖给了厂带领,美其名曰资产优化重组、激起生机、全员持股、运营者持大股,这和北方那些国企因混不下去而停业下岗还是两回事。
重生前他一向持有这类思惟,重生后这些已都不首要了,他现在一门心机只想发财致富。对!常夫子的思惟境地已出错了,从束缚全人类、将红旗插遍环球的共产主义交班人的高贵任务感境地上出错下来,变成了只求小我进步和发财致富的小布尔乔亚了,嗯,还是那种熟读马列典范、用德国辩证法和汗青唯物主义武装起来的小布尔乔亚,难搞得很!
“这么贵?”常母抬开端,“家里不是有电脑么?”
“对!估完后第二天发志愿表,16号交,估计22号摆布能出成绩,以是明天早晨我住黉舍。”
父亲毫不踌躇地点头道:“如果你真考上沪江大学,爸爸就嘉奖你一台,当然预算不能超越12000块!”
常父在心态上很难接管这类化公为私的做法,厂带领采办工厂股分的钱99%都是银行存款,小我只出了3-5万,即是他们用了这笔小钱做杠杆,依托政策把建国40年来几代工人阶层辛辛苦苦堆集起来的、具有上亿资产的国有大型企业变成了小我财产,这和苏联崩溃时寡头并吞国度财产有甚么辨别?作为老党员的他当然看不惯,可惜人微言轻,上头定下的事是你戋戋一个副科级干部可反对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