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第88章 书法四贤另外两人

第88章 书法四贤另外两人[第2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归附曹操: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李傕、郭汜反叛,曹操派使者来长安朝贡,钟繇劝说李傕、郭汜采取曹操,曹操是以得以和朝廷通使来往。厥后钟繇还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运营,让汉献帝得以分开长安。曹操驱逐天子迁都许昌后,钟繇护驾有功,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后累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

4. 汗青职位与影响:

《贺捷表》(别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钟繇68岁时所写。内容是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信时写的贺捷表奏。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意,但已属楷体,最能代表钟书面孔。此帖誊写天然,气势古朴,章法结字富强幽深。

成绩高: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代王羲之对汉、魏书迹,唯推钟繇、张芝两家。

2. 六帖:

《宣示表》:原是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只要刻本。普通以为是按照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295字,是建安二十六年钟繇写给魏文帝曹丕的奏文,劝曹丕接管孙权的归附要求。其笔法朴素浑厚,雍容天然,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示了魏晋期间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性,对后代楷书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书法界普通以为有“五表”“六帖”“三碑”传世。“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力命表》;“六帖”指《墓田丙台》《昨疏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三碑”指《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不过“三碑”是否为钟繇所作已无从考据。此中,《宣示表》整肃平整,身形偏扁,是钟繇楷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荐季直表》笔划肥厚,结字横扁,是钟书小楷的典范特性。

《常患帖》:同属钟繇的帖作,但在传播过程中与原风格采有所差别。

现在能够看到的《冠军帖》是刊于北宋《淳化阁帖》的刻本,共6行,32字。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不成替代的职位,代表着中国草书的极高境地。

用笔方面:用笔淋漓畅快,使转法度松散,表示了书家杰出的控笔才气。点画起止清楚,收放有度,点画处的“实”与牵丝的“虚”相得益彰。固然是刻石,线条仍然坚固圆动,细如发丝之笔也开朗坦直。

曹叡评价:“太傅钟繇功劳卓越,德行高贵,可谓群臣的榜样。”

《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有宋人张稚圭石刻记云“后汉钟太尉书”,但此碑立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当时钟繇只要3岁,明显是误传。

《雪寒帖》:为钟繇六帖之一。

钟繇的“五表六帖三碑”详细以下:

《调元表》:书于黄初元年(220年),真迹久佚,独一重刻本可见,收录于《伪星凤楼》《泼墨斋》等丛帖中。因真伪存在争议较大,以是比较罕见。此摹本用笔虽不及《宣示表》精美内敛,但兴味意趣颇佳。

3. 艺术特性:

初创今草:张芝善于章草,后省减章草的点画波磔,将字字独立、笔分别离的章草,改成字字相连、意气承接且窜改无穷的今草。这类书体高低字之间、字与字之间笔势连累相通,贯穿一气,团体结果富有气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