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对不住大明[第1页/共3页]
施大勇欺君,施大勇谎报大捷,施大勇用心叵测,施大勇误国!
真是粗心了,粗心了,那该死的汗青!原觉得洪太死了,多尔衮又被本身杀了,满州就再也不会呈现雄主一样的人物,本身能够好生在登州生长军队,然后将真正灭亡大明的流寇剿除,而后再以举国之兵横扫苟延残喘的东虏,可谁想到,东虏竟然又出了一个短长的角色!
固然朝廷因为施大勇不听诏令而冷措置了此次大捷,使得知之者甚少,但这不代表朝廷不信赖施大勇说的,便是天子再不满施大勇,内心中对施大勇还是感激的,对他麾下兵马的气力还是看重的,毕竟不是他孤军北征,东虏也不会受此重创,大明也不会能够腾出精力用心对于流寇,不然东虏隔三岔五跑过来打大明一下,任谁也受不了。念在这份上,施大勇再是放肆不听诏令,崇祯也是忍了,对他在登州所做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只要施大勇一日没有学孔有德一样打出反旗,在明面上他都是大明的臣子,这登州还是是大明的处所。
三年多来,固然御史们不竭有人弹劾施大勇在登州胡作非为,但天子都将这些弹章留中不发,东江总兵沈世奎在都城到处喊冤,天子也视若罔闻,为甚么?除了不想撕破脸皮外,崇祯也苦,也虚,他亏欠施大勇的比施大勇欠朝廷的更多,就是时价本日,那锦州大捷的封赏还没有定发下去,至于登莱平乱,辽东大捷更是无处可提。如果撕破脸皮,天下人在指责施大勇不听君命的同时莫非不会数落天子刻薄寡恩吗?
大勇心中也是乱得很,洪太死了,阿谁本该带领八旗入关的多尔衮死了,代善也死了,阿敏和莽平尔泰这两个嗜杀的混蛋也死了,他实在想不出满州另有哪小我物有如许的胆色,能在这么短的时候内规复遭他重创的八旗元气,还能在三年后挥师大肆杀进关来。这等人物可不比四大贝勒和多尔衮差,可本身为何却不晓得东虏另有这等人物存在呢!
可现在,那施大勇口口宣称的残兵败将的东虏竟然又杀进关来了,还来得比六年前更凶更猛,如果说六年前的东虏只是想在大明的敷裕京畿抢一把就走的强盗,那六年后的东虏就是想来坐紫禁城龙庭的外族军队了!
侯恂接到兵部公文,在震惊后第一个想到的不是顿时起兵勤王,而是痛骂施大勇混帐,他竟然敢对朝廷撒下这泼天的谎来!如果不是他在奏报上说重创东虏,朝廷能将本该驻防蓟镇的精锐兵马抽到南下平贼吗!如果本该防备东虏犯境的兵马还在本来的驻地,东虏就这么轻易打到京师?!
再说,这辽东军是施大勇一手带出来的,麾下的将士已经和施大勇紧紧结为一体,一旦这帮手中有兵又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武将们进了朝堂,节制了大明各处的兵马,不说那帮文臣们不会放心,他这天子当得也能放心吗?
从兵部收回的塘报来看,东虏此次犯境的兵马不下十万之众,乃至另有朝鲜火器军随征,从他们入关今后漫衍的檄文来看,此次东虏可不是仅仅和六年前一样以掳掠财产和掳掠人丁为主了,而是清楚奔着入主中原而来,这是要颠覆大明江山,重演金、元之势!
侯恂的脸上虽有不解之色,但更多的倒是大怒,不错,确是大怒,因为施大勇曾跟他包管过东虏已无寇边之力,尔今只是苟延残喘,大明只消安定内患便能够雷庭之势横扫关外。可现在的究竟是东虏又犯境了,且阵容比六年前还壮,这一次他们没有和崇祯二年那样在京畿扫荡,而是直冲京师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