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杨家[第2页/共2页]
关明觉拿着纸帖的手微微颤抖,他晓得都城会来人,但是却没有想到,来人竟然会是杨家的。
“来的是甚么人?”他沉声问道。
全都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
这个没知己的蠢货,和他爹一样,当年老爷子养他们还不如养只狗!
简简朴单的一个字,却让关明觉感到了庞大的压力。
当年如果没有关家,姓陶的如何能在上乔镇安身?如果没有关家,陶家如何能娶到黄家女?陶世遗又如何能成为黄家的表舅爷,引发都城那些大人物的重视?
阿四嗯了一声,摘下门外挂着的纸灯笼,大步走了出来。
两个部下倚墙站着,正在小声说话,看到阿四走过来,两人赶紧收住话头,举头挺胸站好。
普天之下,只用一个字,就能让人感到威压的,恐怕也只要杨家了吧。
秦王幼年时髦未就藩,经常与都城里的勋贵后辈打猎嫖妓,萧长厚就是他的幼时玩伴。
关明觉一边自我安抚,一边让人去安排重礼。一个时候后,几张银票便送到关明觉手中。
而另一名监国萧长敦是老定国公萧渊之子,算是杨锋的长辈。老定国公萧渊是霄云二十四将之首,他归天多年,膝下只要两个儿子,宗子萧长敦,次子萧长厚。太子薨逝,先帝沉痾时,为了稳定大局,当时的杨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命令密不发丧,更是封闭了龙体有恙的动静,以免鞑子趁机进犯。
“或许只是杨家的弟子或者清客,上乔镇这类小处所,杨家也不会调派首要的人过来。”
灯笼的光照在陶世遗身上,陶世遗神采惨白,大张着嘴正在呼呼喘气。
至此,沈毅一党折损殆尽。
监国的这四小我里,太皇太后和杨锋是姐弟,吏部尚书毛元玖则是杨锋的半子。
想到这里,关明觉才俄然想起,自从阿四返来,他还没有见过陶世遗!
这里不是关家大宅,只是关明觉在镇上的一处小院子,但凡是见不得光的事,关明觉都是来这里。
阿四回声,亲身去后罩房带陶世遗。
小天子即位后,杨锋自请将爵位传给宗子杨敏,杨家也成了大齐史上第一个未死袭爵的人家。
这颗人头保住了萧家,也保住了定国公的爵位,可想而知,萧长敦卖弟求荣的行动也被千夫所指,萧长敦倒也谦恭,沉默内敛,他固然身负监国重担,但是在这四人当中,他也就是个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