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三面夹击[第2页/共2页]
丁帅是来自广西的苗族兵士,除了技艺敏捷善于窥伺追踪以外,另有一项绝技,就是布设诡雷,是队内顶尖的布雷专家。
“最后说几句,”最后,林啸一正神采,沉声说道:“第一,各连防地要多垒沙包,不管越军几面来攻,连续二连都死死盯住劈面,果断守住,三连随时听我批示;第二,一旦越军打击战线摆荡,必然要当即反击,要快速交叉,要多抓俘虏;第三,偷袭手要重视盯住敌炮兵,多打带队冲锋的小头子,留着大头子尽量抓活的。”
那就打呗!
接到东京垂危塘报,郑轲二话不说,仓猝带着6万余主力缓慢回援,只余万把人留守海阳。
按照标兵最新陈述的敌情来看,安南人不打是不会让步了。
雄师日夜兼程,陆路100多里,除了渡河费事些,都是平原,第三天傍晚就达到东京,郑轲命令雄师于城南安营,带着亲兵连夜进城,面见郑纳虎。
“主公,听闻这股明军器器实在短长,极难对于。然兵临城下却并无攻城略地之举,向来信上看……恐是不好对于。是战是和,还望主公慎思之。”郑轲并不是个莽夫,他晓得硬拼是迫不得已之举,万一再败,结果很严峻。
他们那边在暗害,这边却也没闲着,郑轲雄师一到,这边就已晓得了。
“主公,部属觉得,这股明军恐怕没那么简朴。”郑轲恭敬的应道,手里还拿着那篇檄文。
宁赠外邦不予家奴!看来哪儿的统治者都一样。
第三连的窥伺班和机枪班十八名设备卡宾枪的兵士,以及六名激烈要求登陆参战的年青海员,都跟着林啸待命,作为直属预备队。
“明甲士少势孤,最怕四周围攻。可惜我军无强大水军,难以击破江面敌舰,部属觉得能够多用划子,横渡西湖予以骚扰;我主力则趁夜绕道北上,安营于西湖北岸,待天明后从北面建议进犯;另一部则伴同皇城守军出城从南面同时进犯,方有机遇一举破敌,把他们赶下红河。”郑轲沉吟着说出他的作战打算。
“如此甚好,那便全仗将军运筹。若能一举破敌,将军功莫大焉。”郑纳虎内心重新燃起了一丝但愿。
三天后,郑轲终究到了。
郑轲回营后,当即命一万人进城,命五千余人连夜找船,集结于西湖西岸;主力四万多人则连夜绕过西湖,进至西湖北岸安营,封住明军虎帐北侧以待天明。
“老夫也是如此考虑的,可那位决计要战。”郑纳虎伸手指指皇宫方向,“何况,不战即降,民气不稳呐。”
“将军有何破敌良策啊?”郑纳虎见郑轲终究来了,心安很多,起码大要看来还算平静。
“主公,不战便罢,如果战……部属觉得最好三面夹攻,使其首尾难顾,方可击破此贼……”
世人轰声领命而去,帐篷内只剩林啸、卢华和孙雷三人。